【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2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2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一)(总题数:0,分数:0.00)二、某县个体户王某,见本村附近河流上营运的客(总题数:1,分数:20.00)1.2根据安全生产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责任者应承担的责任。(分数:20.00)_三、(二)(总题数:0,分数:0.00)四、事故经过:(总题数:1,分数:20.00)2.2针对该事故提出整改措施。(分数:20.00)_五、(三)(总题数:0,分数:0.00)六、事故经过:(总题数:1,分数:20.00)3.10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分数:20.00)_七、(四)(总题数:0
2、,分数:0.00)八、事故经过:(总题数:1,分数:20.00)4.4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分数:20.00)_九、(五)(总题数:0,分数:0.00)十、事故经过:(总题数:1,分数:20.00)5.4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有哪些?(分数:20.00)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一)(总题数:0,分数:0.00)二、某县个体户王某,见本村附近河流上营运的客(总题数:1,分数:20.00)1.2根据安全生产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责任者应承担的责任。(分数:20.00)_正确答案:(1这是一起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3、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对未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接到举报后不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处理的案件。2安全生产法第九条规定,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未依法取得批准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安全生产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此,这种行为应当作为有关部门打击的重点。对此类情况,无论是有关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还是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举报的,都应当立即对其予以取缔,并依法作出处理,包括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本案中,王某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水
4、上客运业务,其行为是严重违法的。经村民举报后,县港航监督机构本应将其立即取缔,并作出处理,但因该部门的一名主管人员接受贿赂,徇私枉法,致使王某未受到任何处理,继续非法从事有关活动,最终酿成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因此,该县港航监督机构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主管的人员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解析:三、(二)(总题数:0,分数:0.00)四、事故经过:(总题数:1,分数:20.00)2.2针对该事故提出整改措施。(分数:20.00)_正确答案:(1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体现在:(1)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2)是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的需要;(3)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
5、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4)是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 2整改措施:(1)承包单位主管领导到施工现场召开事故分析会,召集施工现场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教育全体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严禁违章作业。(2)对施工现场脚手架、临边洞口、机械设备、施工用电、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品等进行全面安全大检查。(3)通过检查分析,公司决定立即对施工现场实行全面停工整顿,对查出的安全缺陷和事故隐患进行彻底整改,并复查验收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4)公司要求施工现场在今后搭设脚手架时必须设置警示、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确保施工现场生产
6、安全。(5)项目部要合理安排各工种的作业时间、区域,避免垂直交叉作业,以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解析:五、(三)(总题数:0,分数:0.00)六、事故经过:(总题数:1,分数:20.00)3.10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分数:20.00)_正确答案:(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规定,这起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由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2车间的见习组长应负主要事故责任。3根据国家事故分类标准,按伤害程度划分,事故划定为重伤事故。4根据国家事故分类标准,按事故性质划分,事故划定为机械伤人事故。5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7、(1)操作者违章作业,在无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将手直接伸人模具危险区取冲压余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冲压设备的合模区是危险区域,该公司一般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规定,送料、接料时严禁将手或身体其他部分伸入危险区内。因该外箱冲孔作业产生一块余料在模腔内,操作过程中必须由操作者将其取出。但李某未利用任何辅助工具便将手直接伸入模内取余料,导致手指被下滑的上模压伤。(2)设备无安全防护装置,使用脚踏开关是事故发生的另一直接原因。该设备曾于 2002 年 6 月封存,一些配件被挪作他用,2003 年 3 月底启用时原有的光电保护装置已缺失,启用后又未配备新的光电保护装置。另外,由于此次加工的板材长、宽度
8、均超出设备宽度,不便使用双手按钮操作,车间在改造设备时安装了脚踏式开关。但忽视了该模具有一块余料无落料孔,必须由操作者将余料取出,而此时设备无光电保护,操作者可能误踩脚踏开关,模块下滑导致了事故的发生。6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1)违章指挥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李某等新工未经考核取得上岗证的情况下,车间、班组违章指挥安排其独立上岗操作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规定,人厂新工在未取得操作证的情况下,只能在师傅的带领下做辅助的工作,不能单独上机操作。李某等新工于 4 月 14 日入厂,入厂之后第二天便在其他冲压设备上进行过操作,所幸操作设备的本质安全性较好,未发生伤害事故。此次发生事故看似偶然
9、,实则必然,说明了不按规章办事发生事故的必然性。另外,车间、班组未配备适当的辅助工具(如磁吸手),在设备本质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条件下安排生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新工人岗位培训管理不规范是事故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李某等新工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学生,无任何工作经验,按规定,其岗位培训必须实行以老带新的方法。班组长安排王某当李某等 3 名新工的师傅,负责他们的岗位培训,但王某本人也是一名 2003 年 2 月 18 日进厂的新工,本身经验不足。经调查,师傅王某根本不清楚冲压作业手不入模的基本要求,徒弟李某的岗位培训效果及岗位技能就可想而知。岗位培训管理不规范是李某无意识违章的一个主要原因。
10、(3)工装模具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GE 柜外箱冲孔模,因设计原因,有一块长 38.5 厘米、宽 15.5 厘米的余料无落料孔,必须由操作者将余料从危险区取出,这是导致不正确取料操作的一个原因。该模具于 2002 年 12 月进行首次试车,至 2003 年 4 月 17 日投入小批量试制,技术科工装员未对模具的本质安全性进行验证,对该模具设计的特殊情况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工艺员对该模具使用的特殊要求未给予足够的说明,现场指导时也未提出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使模具本身存在的隐患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另外,该模具于 2002 年 12 月已组织过试车,车间也未对模具本身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和安
11、全防范措施。(4)设备存在隐患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按照冲压设备安全性评价有关标准,冲压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可靠有效方可投入使用。但该设备启用后未经验收,原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光电保护装置、双手式按钮全部拆除,不符合生产的使用要求。现场检查发现,该设备气压不稳,压力不足,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7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1)公司用工计划及培训制度存在缺陷。一方面,在机械行业中冲剪压操作属于特种作业,工人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4 月 14 日进厂的新工刚从技校毕业,既无培训考核,又无冲剪压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在职熟练工人数量锐减,与新工人的比例相差悬殊,新工人的岗位培训
12、难以执行以老带新的制度,如遇生产繁忙便匆忙安排上岗操作,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2)生产组织及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生产组织方面,未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未做到计划、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计划、布置安全工作。车间、设备及工艺部门未对新工艺、新模具、新启用设备进行“三同时”和安全性评价验收。工装模具方面,由于定单式生产,模具从设计到交模的周期短。技术部门既无工装设计任务书,也难以对模具的设计进行有效的控制。模具回厂后,也未进行安全性评审。在设备及工具准备方面,车间于当日下午 4 时安装模具,并根据设备及板材的大小将冲床的双手按钮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但需要配备的磁吸手未到位,也未准备其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生产 事故 案例 分析 1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