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363-2001 《有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pdf
《DB36 T 363-2001 《有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363-2001 《有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pdf(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36B35 备案号: 11250-2001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3632001有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2001-03-13 发布 2001-04-01 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 3632001 I 前 言 有机茶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质、高质量的健康饮品。 为了适应新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形势,加强组织生产有机茶能力,形成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茶叶质量。根据IFOAM有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基本标准,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我省有机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以此作为我省有机茶生产加工的主要技术标准和生产依据。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环
2、境监测站、省经济作物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亚菲、谢桂生。 DB36/T 3632001 1 有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有机茶叶生产的基地选择、茶园建设、耕作与施肥、病虫害防治、鲜味采摘、茶叶加工和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有机茶园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企业。 2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 GB 795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9679-88 茶叶卫生标准
3、 GB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H 016-84 初制炒青绿茶标准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B36/T 336-1998 无公害农业环境质量标准 3 基地的选择 3.1 原料基地条件 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城市、周围农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种植,周边树木绿化条件良好。至少三年未使用过人工合成农药、化 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的地区,以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区更佳。 3.2 大气要求 基地周围及上风口不能有任何大气污染源、且大气环境质量必有达到GB 3095中一级标准。 3.3 水源要求
4、 基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水环境质量符合GB 5949中二类标准。 3.4 土壤要求 基地土壤肥力较高,且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土壤环境质量符合DB36/T 336要求。 4 有机茶基地建设 4.1 防护林建设 对基地周围树木严格实行保护,并可营造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苦楝、合欢等防护林带,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米以上,中间开隔离沟。茶园中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作行道树和遮荫树。 4.2 梯壁护理 应修建水平梯级茶园,对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剌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 4.3
5、 种植绿肥 DB36/T 3632001 2 茶园中重视种植绿肥作物,12年生茶园,宜选用矮生、匍匐或半匍匐型的绿肥,如伏花生、肥田萝卜、大绿豆等。3年生茶园,可选用根系浅、株型矮、生长快的绿肥,如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等。4年生茶园选用伞形、株体高的绿肥,如山毛豆、木豆等。更新改造的茶园,宜选择生长期短、早熟矮生绿肥,如乌豇豆等。 4.4 茶园铺草 可因地制宜的选用未被污染的稻草、麦秆、豆秆、绿肥、山野杂草、晒场废弃物、落叶、木屑、茶枝等。铺草厚度10厘米左右。茶园铺草最好一年2次,第一次以56月为宜,主要用于抗旱保水。结合深耕,910月后深埋当肥料。第二次在1011月进行,主要用于抗寒防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T3632001 有机 茶叶 生产 加工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