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十五次双周考试试题.doc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十五次双周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十五次双周考试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上期第十五次周考高二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读右图,完成 1-2 题。1.下列关于图中四个旅游资源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为地质地貌景观 B.为建筑设施C.为天象与气象景观 D.为人文活动2.下列关于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叙述正确的是( )A.宜登上江岸近观山景 B.最适宜在夏季观赏C.宜俯瞰其形色声动之美 D.观赏前宜了解其文化艺术特色3.在旅游活动中,下列行为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抓住景观特色和
2、了解景观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 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A B C D4.旅游业的作用有 ( ) 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 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 A B C D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2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 6-8 题。
3、6.对望夫石的观赏方法应选择( )A.置身其中 B.在高处俯瞰 C.特定位置观赏 D.适当距离仰观7.三峡景区的科学价值在于其是典型的( )A.断层地貌 B.河流峡谷地貌 C.峡湾地貌 D.喀斯特地貌8.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进行景观欣赏时 ( )A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C体验景观的意境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苏 东 坡 说 : 西 湖 是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的 “西 子 ”。 西 湖 有 着 千 姿 百 态 的 美 感 , 如何 领 略 杭 州 西 湖 的 美 景 、 神 韵 、 风 情 , 结 合 下 图 回
4、 答 9-10 题 。9.观赏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景观,选择的最佳时机是( )A农历初一的夜晚 B农历十五的白天C农历十五的夜晚 D农历初一的白天10.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观的最佳季节是( )A深秋 B隆冬 C盛夏 D初春读“有灰霾记录以来浙江 11 个地级城市灰霾发生总天数和年均灰霾天数”图,回答 11-12 题。11.浙江省灰霾分布的特点是( ) A.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B.从南向北递减 C.呈不连续块状分布 D.北部平原高于南部山区 12.地处浙闽山地金衢盆地西段的衢州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但在整个有灰霾记录的历史时期灰霾天数均较多,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森林茂密,不利于灰霾气
5、流消散 - 3 -B.山区盆地,不利于灰霾气流消散 C.人口密集,矿物燃料使用过多 D.经济落后,森林覆盖率低13.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 ) 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减轻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 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A B C D 14.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是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15.环境保护要求每位学生( )树立环境意识 培养环境
6、道德 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从我做起A B C D 16.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于“开源”,又属于“节流”的是( )A.污水资源化 B.开渠引水 C.改进灌溉技术 D.海水淡化读“哺乳动物、鸟类受威胁因素图”,完成 17-19 题。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达 30%左右 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 20%左右 C哺乳动物永远不可能绝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 80% - 4 -B北美候鸽的
7、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C鸟类受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 60%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9.该图主要说明了( )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不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0.林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吸收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净化,这个现象说明( ) A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B植物具有应激性 C林木适应有毒气体 D生物具有遗传性第巻(综合题共 60 分)二、综合题:(6 小题、共 60 分)21.随着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中牟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第十 五次 双周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