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双周考试试题.doc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双周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双周考试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第四次双周考试试题1、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葛兆光说:“世界上唯有我们的祖先将一个国叫作国家 ,国是公有的,家是私有的,原本应泾渭分明,但古人却将其混同。 ”对此影响最大的早期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礼乐制 C宗法制 D君主制2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 )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士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3周代大封同姓, “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
2、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惭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随丁画一,而生兵之困亦以少衰” 。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C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4古代中国皇帝“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查以纠之” 。为此建立一套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系统,以下符合此体系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唐朝中书省 B唐朝御史台、明朝内阁C宋朝参知政事、清朝军机大臣 D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5 “从汉末起门阀制度正在滋长,现实政权的基础建立在世家大族所支配的经济结构上面。而九品中正制尽管有将选举权收归中央的企图,但最终
3、结果却是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权威。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造成世家大族对皇权的妥协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大量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唐代三省制确立后,先是三省长官各自在本署办公,武德年间于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合署办公,高宗时又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这说明唐代( )A皇权专制体制得到不断强化 B注重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C三省职权间的矛盾长期存在 D尚书省的职权日益得到扩大- 2 -7秦汉至清,我国逐渐形成并完善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明以前称御史台) “三法司”的中央司法体系。如明清实行“三司会审” ,判决不当的或死刑案件由皇帝裁决。这反映了( )A司法
4、出现了分权倾向 B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C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 D统治者重视司法建设8据学者研究,秦朝至唐朝县级政区数口变 化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形成此表特点的根本 因素是( )A.县级政区数目基本稳定 B推行县制利于维持统治秩序C自然经济形态长期延续 D秦朝至唐朝的疆域变化不大9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 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B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0宋代“交子(纸币厂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 ,虽一夫可以将之, 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
5、。 ”这说明“交子”的推广( )A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 B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C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 D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11明人汪价在斜纹布赋中说:“嘉邑(嘉定)布缕,行于京省” , “浆纱行于本境,刷线达于京师” 。此记载可说明当时( )A江南出现纺织分工 B跨区域贸易业发达C南北经济走向互补 D嘉邑已成棉纺中心12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即使国门之外(指北京近郊) 。画地而畦,围堑而庄,疑于农业矣,而所植非珍果奇花,则蓝蓼(一种草本植物)卉草。 ”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已渗入农村 B农业经济出现了衰落C重农意识得到了加强 D商业资本向农业转移13乾隆帝时规定福建省牯仔头(一种
6、适宜航海的大船) ,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朝代 县政区数目秦朝 约 1000 个两汉末年 1587 个东汉中期 1180 个南北朝末期北周 约 1580 个隋朝 1253 个唐玄宗时期 1573 个- 3 -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 ”这说明当时( )A中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 B中国远洋航海技术严重落后C正式确立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商人无法开拓海外市场141897 年中国商务报载:“天津兴办商务,各省皆引领而望,以为畿辅开风气之先,庶足以资法方也。 ”“津谚云:谁想发大财,快到北洋来。只说办商务,知单去招股。 ”这说明( )A国家工商业政策有所放宽 B洋务运动中心迁移到北方C天
7、津成为新兴的商埠城市 D企业经营新方式开始出现152009 年 9 月 26 日,在汕头海域发现的“南澳 1 号”是一艘满载瓷器的古船,经过考古专家进一步考证:这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船上的瓷器主要出自福建漳州的平和窑。据此可知A “平和窑”经营有较大的自主性 B “平和窑”不可能采用雇佣劳动C古船中有精美粉彩和珐琅彩瓷器 D政府积极支持“平和窑”对外贸易16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产生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农业商品化的发展C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D政府在政策上重视17据钱门塘乡志载,
8、钱门塘乡的“居民向以花布为生。同(治) 、光(绪)年间,男耕女织,寒暑无间。迩来沪上设有纺织等厂,女工被夺,几无抱布入市者” 。上述现象说明( )A传统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B近代棉纺工业发展迅速C男耕女织生产分工明确 D列强加大了商品的倾销18李鸿章在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时你:“各省在沪殷商,或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这说明设立轮船招商局意在( )A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加强政府对市场垄断C开创股份制企业模式 D辅助军事工业的发展19有学者认为:清军入关后,新的专制主义集权重新建立,它打破了正在起步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9、使中国重新回到传统统治体系中,失去了蜕变的机会。期中“正在起步的中国近代化”指 ( )- 4 -A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郑和船队开启世界远航之旅C欧洲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 D经济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0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了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促使中华民族民族危机大大加深C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1近代史书记载:“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
10、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发展实业以解决民贫C兴实业以救中国 D军事强国以抵御外侮22图 2 是 1921 年和 1936 年中国部分机制工业品产量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变化示意 图。此变化主要说明( )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放松B政府放宽对经济的管制C重工业的发展极端滞后D国民经济运动成效显著23据统计,1961 年 7 月 1 日到 1962 年 6 月 30 日我国共进口粮食 117 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 158 亿斤。上述做法旨在( )A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B纠正“大跃进”的弊端C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24 “这
11、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但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材料中 的“制度”是指( )A农业合作社 B人民公社体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乡镇企业制度251926 年 8 月,瞿秋白在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提出,国民革命是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阶级的革命,只有解决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才能得到胜利。并同时建议制定一个保护农民的政纲,包括武装农民、农民参加政权、剥夺地主政权等内容。由此可知,此- 5 -时中国共产党( ) A确立了系统的农民政策 B将农村作为革命工作的重心C在农村开展了土地革命 D认识到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12、26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 ,明确表示以“三民主义”和“总理遗教”为最高准绳,以国民党和蒋介石为领导抗战核心,制定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教育各纲领,坚持抗战并同时完成建国。该纲领的制定( ) A有利于激发民众坚持抗战的信心 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反映国民党借机排除异己的企图 D表达出国民党民主建国的意愿271950 年 3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入,使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从分散状态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以调剂余缺。这一做法(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中牟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四次 双周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