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乾安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 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之所以所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3、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
2、、捍卫平民的权利 B、抑制平民和贵族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4 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的雅典公民是 “平原派” “山地派” “海岸派”A、 B、 C、 D、5、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他乡,原因有僭主政治的建立 梭伦成为平民和贵族矛盾的焦点 工商业奴隶主的反对 2贵族对梭伦改革不满A. B. C. D.6、克里斯梯尼改革 A.是建立在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基础上的 B.是对梭伦改革的继承和发展 C.延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D.使雅典开始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7、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
3、治8、下列改革和变法运动,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是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9、“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10、春秋战国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是A.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 B.战争频繁 C.文化繁荣 D.大动荡、大变革1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 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行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统治者增加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1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
4、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3、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14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的实质是A 奴隶制经济形式 B 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形式 C 封建制经济形式 D 半畜牧半农业经济形形式15、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3A.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16、北魏
5、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17、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是管仲改革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A. B. C. D. 18、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C.用人不当 D.变法法令违背经济规律19、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北宋王朝的统治腐朽 B、庆历新政内容不尽合理C、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D、变法并没有顺应历史潮流20、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A、由分裂走向统一 B、由奴隶制向封
6、建制转变C、诸侯林立兼并战争频繁 D、由学派出发到百家争鸣21、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C、按军功授爵 D、推行县制2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23、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A、减轻农民的负担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巩固北魏的统治24、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讲,以下改革最相似的是A、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与孝文帝改革
7、C、管仲改革与魏文侯变法 D、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425、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的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解负令”的颁布 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A. B. C. D.26、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27、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车裂示众。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尚不成熟B、吴起、商鞅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乾安县 第七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质量 检测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