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教战守策(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教战守策(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教战守策(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教战守策(时间:40 分钟 分值:57 分)一、基础达标(25 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果:究竟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乘:趁着,趁(机)C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 渐:事物的苗头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邀:邀功解析:选 C C 项,渐:逐渐,缓进。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C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D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解析:选 B A 项, “田”同“畋” ,打猎;C 项, “卒”同“猝” ,突然;D 项, “厌”同“餍” ,满
2、足。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木欣欣以向荣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选 C C 项, “以”都相当于“而” ,表修饰关系。A 项,连词,表转折/定语后置的标志;B 项,构成名词性词组/语气助词“呢” ;D 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与“庶人之在官者”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C所以遣将守关者D石之铿然有声者解析:选 C 其他三项与例句
3、都是定语后置句。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解析:选 C C 项,并不是教盗贼击战技术, “司盗者”意思是缉捕盗贼的差役。6把下面的句子
4、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3 分)译文:_(2)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4 分)译文:_(3)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 分)译文:_参考答案:(1)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不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2)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3)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
5、又怎么样呢?二、能力拓展(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3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
6、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蒯通以娶妇悟齐相。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 注 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
7、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 ,有删节)注 险诐(b):不正。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顾:只看B请备论其效 备:准备C而必乎术也 术:方法D而楚不敢图周 图:谋划,图谋解析:选 B 备:完备,全面。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
8、为谏法B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C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D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解析:选 A 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注意句间的小停顿。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4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课时 跟踪 检测 十一 教战守策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