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Z 11610-2016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规范.pdf
《Q GDW Z 11610-2016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Z 11610-2016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规范.pdf(10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规范 Safety evaluation criteria of biomass power plant 2017 - 05 - 26 发布 2017 - 05 - 26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13.10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Z 11610 2016 Q/GDW/Z 11610 2016 I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一般要求 . 1 4 安全生产管理 . 4 4.1 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及目标 4 4.2 安全生产责任制 . 5 4.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5 4.4 “ 两
2、措 ” 管理 . 6 4.5 两票三制 . 6 4.6 安全教育培训 . 7 4.7 安全例行工作 . 8 4.8 风险管理 . 9 4.9 应急管理 10 4.10 事故调查处理及安全奖惩 11 4.11 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2 5 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 13 5.1 劳动安全 13 5.2 作业环境 20 6 生产设备 25 6.1 生物质水冷振动炉排锅炉 . 25 6.2 汽轮机 31 6.3 电气一次设备 39 6.4 电气二次设备及其他 48 6.5 热工设备 58 6.6 化学设备 73 6.7 料场 79 6.8 信息网络安全 8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
3、评价总评表 8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89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结果明细表 90 附录 D(资料性附录)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发现主要(重点)问题、整改建议及分项评分结果 94 附录 E(资料性附录)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不适用项及增补项统计表 . 95 编制说明 96 Q/GDW/Z 11610 2016 II 前言 为规范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升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提出并解释。
4、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起草单位:国网节能服务有限 公司 。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主要起草人:刘宝升、张洋、王楠、鲁顺、丛琳、马蓉、胡从福、万守军、李梦源、郑雯雯、张平、李畔畔、仇伟刚、朱雁军、李振东、孙广利、秦令文、来永申、谭慧、李鑫磊、王风启、张向伟、孙金凤、李伟、胡宝鼎、徐富成 本 指 导性技术文件 首次发布。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Z 11610 2016 1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规定了公司系统生物质发电厂进行安全性评价的一般要求、安全生产管
5、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和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生物质发电厂 biomass power plant 利用生物质发电的工厂。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 2.2 高处作业 height operation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以上(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 一般要求 3.1 基本原则 3.1.1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生物质发电中设计选型、施工安装、运行维护、技术监督等管理过程中的危
6、险因素进行辨识,诊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价企业安全风险,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制定对策措施提供基本依据,达到事先控制、防范事故的目的。 3.1.2 安全性评价应按照“贵在真实、重在整改、旨在提高”的原则,通过评价、整改、管理标准化的过程循环,不断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1.3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宜采用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分为企业自查评、专家查评、整改提高、复查评四个阶段;先 由 各企业组织自评价,再由上级单位组织专家评价。各查评阶段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闭环推进。 3.1.4 生物质发电厂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在评价周期内实行闭环动态管理
7、。新投运或经过大修后重新投运的企业,必须在所有机组投运 1 年内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其他 企业安全性评价应以 5年为一周期,评价资料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3.1.5 安全性评价结果宜用于生物质发电厂自身纵向比较,以便改进提高,不宜用于各发电企业之间横向比较。 3.2 查评工作程序及评价方法 3.2.1 企业自查评程序 3.2.1.1 成立自查评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参加;按专业分为若干查评小组,负责具体专业查评工作。 3.2.1.2 制定自查评工作计划。应结合企业现状,确定重点查评内容;将查评项目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确查评依据、标准和方法。评价
8、范围包括所有部门、项目部、班组、场所。 Q/GDW/Z11610 2016 2 3.2.1.3 宣传培训。企业在实施每一轮查 评前,应充分做好安全性评价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逐级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培训;邀请专家对自查评工作进行指导、咨询,使企业员工准确理解安全性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掌握评价方法。 3.2.1.4 部门、班组自查评。按照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进行自查,发现的问题登记汇总并上报。 3.2.1.5 分专业开展自查评。企业查评组在部门、班组自查的基础上查评各专业的安全隐患,提出专业查评小结和安全性评价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分项查评结果。 3.2.1.6 整理查评结果,于上级主管单位要求的
9、时间节点前提出自查报告。安全性评价自查报告应包括 :自查总结、安全性评价总评表(参见附录 A)、安全性评价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参见附录 B)。 3.2.1.7 自查评整改。企业对自查评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并按计划整改。 3.2.2 专家查评程序 3.2.2.1 企业完成安全性自评价后,向上级单位申请进行专家查评,由上级单位组织专家实施专家查评工作;各专业专家人数不少于 1 人,初次查评建议 2 人组合。专家查评 前,企业应做好准备和动员工作,向专家组提供自查评和整改情况总结。 3.2.2.2 查评前,专家查评组组织召开首次会议,企业自查评组成员和企业相
10、关人员参加,向专家查评组汇报自查评工作开展情况;专家组组长介绍专家组人员组成和专业分工,明确专家查评方案等。 3.2.2.3 专家组以现场查看、询问、检查、核实等方式实施查评,并与企业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交换意见,完成专家查评工作。查评时间宜控制在 3 5 个工作日。查评范围包括企业相关部门、班组及场所,且应覆盖不同专业、不同场所。 3.2.2.4 查评工作结束后,专家组组织召开末次会议,由专家组向企业反馈查评情况和意见,提出整改建议。专家组应在 15 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及其主管单位提交书面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安全性评价总评表(参见附录 A)、评价结果明细表(参见附录 C) 、 评价发现的主
11、要(重 点 )问题、整改建议及分项评分结果( 参见附录 D) 及安全性评价不适用项及增补项统计表(参见附录 E) 。 3.2.3 整改提高程序 3.2.3.1 班组、车间、企业自查评发现的问题,应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立即制定整改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整改工作;企业汇总整改情况进行总结,在专家查评时提交该总结。 3.2.3.2 企业在专家查评后应立即根据安全性评价报告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计划(整改计划必须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时限、项目负责人及验收人)后以正 式文件下达并同时抄报上级主管单位。 3.2.3.3 企业应在年中和年末检查各部门整改计划完成情况,对整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12、对未完成整改和整改效果不理想的部门进行考核。对未完成整改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意见和管控建议,报送上级主管单位,实行闭环管理。 3.2.3.4 上级主管单位应协助企业落实整改资金。 3.2.4 复查评程序 3.2.4.1 复查评要求 复查应在专家查评 2 3年后进行。复查主要检查专家查评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查评时间及专家人数可少于初评价。 复查完成后应提出正式的复查报告。复查报告应列出整改项目及完成Q/GDW/Z 11610 2016 3 情况;对未完成整改的项目应给出具体原因并提出 整改计划,上级主管单位应根据复查报告对企业进行点评或考核。复查时,企业应提供整改工作报告,报告应包括综合整
13、改率和重点项目整改率,见公式( 1)和( 2)。 3.2.4.2 综合整改率 M = m+ xinim+n+s 100% ( 1) 式中: M 综合整改率; m 完成整改项目数; n 部分整改项目数; xi 第 i 个部分整改项目的完成进度; s 未完成整改项目数。 3.2.4.3 重点项目整改率 M0 = m0+ xin0im0+n0+s0 100% ( 2) 式中: M0 重点项目整改率; m0 完成重点项目整改项目数; n0 部分重点项目整改项目数; xi 第 i 个部分重点项目整改项目的完成进度; s0 未完成重点项目整改项目数。 已完成整改的分项实施情况,未完成整改项目的分项原因说明
14、。 3.2.5 评价方法 3.2.5.1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评价项目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例如:现场检查、查阅和分析资料、现场考问、实物检查或随机抽样检查、仪表指示观测和分析、调查和询问、现场试验或测试等。 3.2.5.2 遵循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按照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 结合查评依据逐项检查评价、量化打分,用得分率衡量企业的安全性。 3.3 评价内容和评分办法 3.3.1 评价内容 3.3.1.1 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及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两措”管理、两票三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例行工作、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 事故调查处理及安全奖惩、
15、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1 个 评价要素 。 3.3.1.2 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主要包括电气安全、高处作业安全、起重作业安全、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焊接与切割安全、转动机械安全、劳 动防护、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生产区域照明、安全设施、厂内车道、消防通道、人行道、生产区域梯台、工作现场防护、防火防爆、安全保卫、交通安全 20 个评价要素。 3.3.1.3 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生物质水冷振动炉排锅炉、汽轮机、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及其他、热工设备、化学设备、料场、信息网络安全 8 个评价要素。 3.3.2 评分办法 Q/GDW/Z11610 2016 4 3.3.2.
16、1 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分为 11000 分,其中安全生产管理 1000 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 1500 分、生产设备 8500 分。 3.3.2.2 每项检查内容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扣分不超过该项标准分;评价完成后按评分表汇总,最后形 成查评实得分。 3.3.2.3 由于设备系统、管理体制等原因造成部分评价项目不能查评或不进行查评的,扣减相应项目(连同该项目的标准分),由企业及专家查评分专业总结填写安全性评价不适用项及增补项统计表(参见附录 E);对于生物质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标准未涵盖的项目,可补充和完善相应项目(标准分由专家查评组确定)。 3.3.2.4 用相对得分率来衡量被评价系统
17、安全性。相对得分率为实得分占应得分的比例。 4 安全生产管理 4.1 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及目标 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及目标共 100分,评价标准见表 1。 表 1 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及目标评价标准表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1 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及目标 100 4.1.1 安全生产委员会 40 4.1.1.1 安委会成立及调整 15 查阅安委会成立及调整文件 1)未成立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不得分; 2)安委会人员变动未及时调整成员名单,扣 2 分 /人。 4.1.1.2 安委会会议 25 查阅安委会会议记录 1)未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扣 5分
18、/次; 2)安委会无会议记录或记录不全,扣 5分 /次; 3)安委会成员未按规定参加安委会会议,扣 2 分 /人次; 4)安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未主持会议,扣 3 分 /次; 5)安委会会议记录(纪要)未发布,扣 3分 /次; 6)安委会未检查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或研究解决公司存在的安全问题,扣 5 分 /次。 Q/GDW/Z 11610 2016 5 表 1(续)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1.2 监督体系 20 查阅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及调整文件、安全会议记录 1)未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得分; 2)安全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未执行人员配置指导方案,扣 5 分; 3)安全
19、监督体系成员变动未及时调整成员名单,扣 2 分 /人; 4)班组未设置兼职安全员,扣 2 分 /班; 5)未配备监督管理工作必须的现场监督装备(对讲机、手电筒、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及必备的办公电脑和打印复印机),扣 5 分; 6)安全监督机构职责履行不到位,扣 5分。 4.1.3 安全目标 40 查目标文件、查检查记录、查安全报表 1)未制定安全目标,不得分; 2)查评期内未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安全考核目标指标,不得分; 3)制定的安全目标不准确,扣 5 分; 4)部门班组安全目标未分解,扣 10 分; 5)班组未完成部门下达的安全考核目标指标,扣 1 分 /项。 4.2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
20、生产责任制共 70分,评价标准见表 2。 表 2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价标准表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2 安全生产责任制 70 4.2.1 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 30 查阅企业责任制文本 1)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得分; 2)责任制不健全,内容未涵盖全部岗位,扣 5 分 /项; 3)岗位安全责任与岗位实际不符,扣 1分 /项。 4.2.2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40 查制度文本、现场提问,查文件、会议、考核记录 1)企业未逐级签订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不得分; 2)未制定确保目标完成的措施或措施不具体,扣 5 分 /项; 3)未熟知应履行的安全职责,扣 5 分 /
21、项; 4)安全职责履职不到位,扣 5 分 /项。 4.3 安全 生产 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共 60分,评价标准见表 3。 表 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评价标准表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0 Q/GDW/Z11610 2016 6 表 3(续)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3.1 制度评估及清单发布 15 查阅文件 1)未每年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发布制度清单,扣 10 分; 2)清单不全或未及时更新,扣 5 分。 4.3.2 制度和规程管理 45 查阅制度规程文本、修订记录
22、等文档,现场检查 1)未制定齐全适应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规程,扣 5 分 /项; 2)规程制度条款低于上级标准或不符合现场实际,扣 2 分 /项; 3)规程制度未配备到相关岗位,扣 2 分 /项; 4)规程制度修订、发布未履行审批程序,扣 2 分 /项; 5)未每年对现场规程进行复查、修订,扣5 分 /项; 6)现场规程每 3 5 年未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定并印发,扣 5 分; 7)未及时清理废止规程制度,扣 2 分 /项。 4.4 “ 两措 ” 管理 “两措”管理共 80分,评价标准见表 4。 表 4“两措”管理评价标准表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4
23、“两措”管理 70 4.4.1 计划制定 10 查阅两措计划编制文件 1)未制定两措计划,不得分; 2)计划未做到项目计划、完成时间、负责人(单位)和资金“四落实”,扣 5 分。 4.4.2 计划执行 40 查阅两措计划执行计划及执行记录 1)项目未列入月度计划,扣 2 分 /项; 2)未及时上报项目完成情况,扣 2 分 /次; 3)未按时完成计划,扣 5 分 /项; 4)完成质量未达到标准,扣 3 分 /项; 5)现场核查未完成两措所列项目,扣 5分 /项。 4.4.3 执行考核 20 查阅两措计划执行计划及执行记录 1)未建立考核机制,扣 10 分; 2)考核执行不到位,扣 5 分 /项。
24、 4.5 两票三制 两票三制共 100分,评价标准见表 5。 表 5 两票三制评价标准表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5 两票三制 100 Q/GDW/Z 11610 2016 7 表 5(续)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查评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4.5.1 “两票”管理 40 查阅考核记录、制度文本,现场提问,“两票”抽查 1)未制定“两票”实施细则或管理制度,扣 10 分; 2)未定期对“两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及考核,不得分; 3)不合格两票在日常管理中未被发现并考核,扣 2 分 /份; 4)每年安规考试中未包含“两票”知识,扣 10 分; 5)查评周期内发生违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4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Z116102016 生物 发电厂 安全性 评价 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