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含解析).doc
《四川省眉山市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眉山市 2016 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1.传说中禹的足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 “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但据现代科学考证,在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下,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事实上大禹的不少事迹都存在后人附会的现象。这表明A. 神话传说只有得到考古证实才有价值B. 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多是后人附会之说C. 历史叙述的真伪必须经现代科学检验D. 大禹传说凝聚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答案】D【解析】【详解】神话传说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不是只有得到考古证实才有价值,故排除 A 项;英雄人物的事迹虽然有后人的附会之说,但也有真实事迹,B 项说法不
2、符合实际,故排除;历史叙述的真伪必须经现代科学检验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C 项;虽然“禹凿龙门”的故事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表明大禹传说凝聚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故选 D 项。【点睛】神话传说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它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2.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据下图可以推知,当时A. 南北地区交流减少B. 北方行政区划变化频繁C. 南方秩序相对稳定D. 专制政体遭到严重破坏【答案】C- 2 -【解析】【详解】题意中图片的内容无法反映魏晋南北朝时南北地区的交流多少,故排除
3、 A 项;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北方地区是政权变化频繁而不是行政区划变化频繁,故排除 B 项;图片中南方地区的政权更迭和区域变化相较北方来说较少,说明南方秩序相对稳定,故选 C 项;图片内容无法体现专制政体是否遭到破坏,故排除 D 项。3.唐代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报考者出身限制非常宽松,但对道德品行却有严格要求;在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中,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监察部门也经常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 。这反映出当时A. 官员道德日趋败坏B. 道德教化备受重视C. 监察机构职权广泛D. 科举选拔轻视成绩【答案】B【解析】【详解】唐代科举考试对报考者道德品行要求严格并不能说明官员道德日趋败坏,A 项说
4、法属于主观臆断,故排除;选官考试将报考者的道德品行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说明道德教化备受重视,故选 B 项;监察部门考察官员的“善恶”和“德行孝悌”属于对官员的监察,并没有体现职权的广泛,故排除 C 项;科举考试重视道德品行,对报考者出身限制宽松,但并不能说明其轻视选拔成绩,故排除 D 项。【点睛】对“道德品行有严格要求” 、 “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 、 “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 ”都体现了唐代对道德教化的重视。4.清代在交通要道芜湖设置户关对过往船只征税,税额按船的梁头大小和船只宽窄计算,税船不税货。户关的实征税额往往超过预定的“正额” ,如雍正四年征银 26 万两,超过定额 3万两;雍正
5、九年征银 38 万两,超过定额 6 万两。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流通的频繁B. 苛捐杂税的沉重C. 高产作物的推广D. 交通运输的进步【答案】A【解析】- 3 -【详解】户关税船不税货,实征税额超过预定“正额”说明当时商品流通频繁,因此导致税额增多,故选 A 项;清代设置的户关是对过往船只征税,所以税额超过预定“正额”并不能说明是苛捐杂税的沉重,故排除 B 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高产作物的推广和交通运输的进步,故排除 C、D 项。【点睛】芜湖设置的户关只对过往船只征税,所以实征税额超过预定“正额”只能说明过往船只增多,由此表明商品流通频繁。5.1874 年由江南制造局编译馆译刊的四裔
6、编年表被认为是晚清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历史的年表体著作。该书将中国传统的王位、年号和干支等纪年方式与西方公元纪年方式结合在一起,以中西结合的方法记载相同时间世界上不同地区发生的历史大事。这一方法A. 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B. 融合了中西不同时间观念C. 推广了西方纪年方式D. 接受了近代世界空间知识【答案】B【解析】【详解】该书在介绍西方历史时依旧采用中国传统的王位、年号和干支等纪年方式,因此不能说明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故排除 A 项;根据“该书将中国传统的王位、年号和干支等纪年方式与西方公元纪年方式结合在一起”可知这一方法融合了中西不同时间观念,故选 B 项;该书“将中国传统的王位、年号和
7、干支等纪年方式与西方公元纪年方式结合在一起”并不能说明是推广西方纪年方式和接受近代世界空间知识,故排除 C、D 项。6.1921 年 2 月,蔡和森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社会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主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 ”这一论述反映了A. 中共成立初期的思想分歧B. 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化C. 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选择D. 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的概念混乱【答案】C- 4 -【解析】【详解】1921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故排除 A 项;题意只反映
8、了蔡和森对非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排斥,并不能体现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化,故排除 B 项;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各种思想持排斥态度,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选择,故选 C 项;根据“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可知题意反映的并非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的概念混乱,故排除 D 项。7.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解放区报纸上多次出现农民在集市争相购买毛泽东像的报道。与此同时,无论民间集市还是社会机构,都开始大量印制毛泽东像。毛泽东像在此时的畅销A. 强化了农民阶级的道路认同B. 促进了土地改革的全面推广C. 实现了理论宣传的形式创新D. 导致了左倾路线的全面实施【答案
9、】A【解析】【详解】毛泽东像的畅销反映了农民对毛泽东的认可和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认同,故选A 项;毛泽东像的畅销不能体现对土地改革的促进,故排除 B 项;毛泽东像的畅销是农民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可,不是中共的理论宣传,故排除 C 项;导致左倾路线全面实施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 D 项。8.下图为创作于 1953 年的一副木刻画售余粮 。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A. 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 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答案】B- 5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3 年农民售余粮是将粮食出售给国家,并不是农村市
10、场的活跃,故排除 A 项;1953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农民将余粮出售给国家有利于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体现了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故选 B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完成于 1953 年以前,故排除 C 项;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是在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故排除 D 项;【点睛】本题的关键词在于“1953 年” ,我国于 1953 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所以此时售余粮是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的表现。9.据下图可推知,这一时期我国我国城镇不同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2004)注: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包括城镇就业中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大量从
11、事非正规就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为主的未纳入统计部分的从业人员三部分。A. 非正规部门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B. 传统正规部门遭遇发展瓶颈C.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D. 新兴正规部门发展速度缓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非正规部门就业所占比重持续增加,1998 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但根据比重不能说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最大,故排除 A 项;传统正规部门就业比重持续走低,但无法体现遭遇瓶颈,故排除 B 项;根据题干注释内容可知,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包括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所以非正规部门就业所占比重的提升反映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 6 -镇,故选 C 项;新兴正规部门就业比重增
12、长缓慢,而不是部门发展速度缓慢,故排除 D 项。【点睛】表格内容反映的是非正规部门、传统正规部门和新兴正规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的情况,就业比重的变化与部门发展速度和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没有必然关系。10.苏格拉底被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后,其好友劝他逃亡,而他却说:“假定我准备从这里逃走,雅典的法律就会来质问我:如果一个城邦已公开的法律判决没有它的威慑力,可以为私人随意取消和破坏,你以为这个城邦还能继续生存而不被推翻吗? ”这反映出苏格拉底A. 赞赏陪审法庭的公平审判B. 对雅典城邦的高度认同C. 宣扬公民个人的道德约束D. 否认私人权利的合法性【答案】B【解析】【详解】题意反映的是苏格拉底对雅典城邦
13、和城邦法律的尊重,而没有说明他认为陪审法庭是公平审判,也无法体现他的赞赏态度,故排除 A 项;根据“如果一个城邦已公开的法律判决没有它的威慑力,可以为私人随意取消和破坏,你以为这个城邦还能继续生存而不被推翻吗”可知反映了苏格拉底对雅典城邦的高度认同,故选 B 项;苏格拉底的观点是对雅典城邦法律的遵守,而不是宣扬个人道德约束和否认私人权利的合法性,故排除 C、D 项11.1808 年,美国纽约州授予汽船投资商和发明者在本州水域 30 年的汽船经营特许权,引起其他州报复性的仿效,纷纷立法禁止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对此作出判决, “宪法只授予国会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 。这一判决A.
14、 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边界B. 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C. 削弱了州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D. 修改了宪法确定的权力架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宪法只授予国会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可知意在减少中央对地方的过多干预,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边界,故选 A 项;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对美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进行裁决,与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无关,更不是削弱了州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故排除B、C 项;美国的三权分立架构并没有因为最高法院的这次判决而发生改变,故排除 D 项。- 7 -【点睛】美国的分权制衡不仅体现在中央行政、司法和立法层面上,中央和地方之间也存在着分权制衡。 “宪法只授予国会管理州际贸易的
15、权力”即体现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的划分。12.下表是对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1947 年 2 月 苏联与罗马尼亚签订贸易和航海条例1947 年 7 月 苏联同保加利亚签订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1947 年 8 月 苏联同波兰签订贸易协定1947 年 12 月 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供货和支付协定1948 年 2 月 苏联先后同罗马尼亚等国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49 年 1 月 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A. 欧洲统一市场初步形成B. 各国相继放弃贸易保护政策C. 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危机D. 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苏联与
16、东欧各国之间贸易协定的签订以及最后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在东欧内部形成了贸易合作共同体,但不能据此推断欧洲统一市场初步形成,更不能证明各国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故排除 A、B 项;苏联与东欧各国之间签订的贸易协定不能说明东欧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故排除 C 项;1949 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故选 D 项。【点睛】1947 年 6 月,美国提出了复兴西欧经济的马歇尔计划,既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措施,也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1949 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后
17、来又有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加入,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8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从 17 世纪末起便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1807 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随后在西非沿海建立了几个殖民据点。19 世纪中期,英国与非洲国家和部落签订了不平等通商条约,加紧对非洲的侵略。19 世纪末,欧洲对非洲的争夺和瓜分走向高潮。英国也加紧了对非洲侵略和扩张的步伐,力图建立“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殖民帝国。从 1890 年到 1900 年,英国对非洲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到 20 世纪初,英国在非洲夺占了 20 个殖民地和附属国,占非洲土地面积的 29%
18、。摘编自何芳川总主编非洲通史材料二 1955 年亚非会议上,新中国与非洲国家有了直接交流。此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非洲国家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台湾、人权等问题上都支持中国。50 年来,中国对非洲援建了近 900 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并免除了 31个非洲国家共计 105 亿元人民币的债务。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投资,而非洲石油、木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国。中国还为数万名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提供奖学金,并派出一万余名医疗人员赴 47 个非洲国家援助。除此之外,3000 多名中国维和官兵参与维和行动,大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工作。摘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眉山市 高中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诊断 考试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