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doc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 届高三惠州调研)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解析:选 C 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同时设监郡御史,监察一郡地方官吏,这些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故 C 项正确。2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
2、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C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解析:选 D 根据“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得出秦汉在各方面制度上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具有相同的趋势,故 D 项正确。3(2018怀化二模)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 ) 皇帝 州刺史权力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查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汉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 B刺史
3、逐步丧失监察职能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2解析:选 C 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故 A 项错误;从表格可知刺史的职能是在增加,没有丧失监察职能,故 B 项错误;刺史职能不断增加,表明当时的社会问题较多,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故 D 项错误。4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4、,援老入儒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解析:选 D 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异化现象,故 D 项正确。5(2018济南二模)下表取自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 157前 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廪簿(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簿)。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户数 口数 成丁男女数 耕地总数 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 25 户 105 口 69 口 617 亩 54 亩、8 亩 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C自耕小农经济盛行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解析:选 C 根据表中每户最多耕地 54 亩与最少耕地 8 亩可知当时该地每户都拥有一定数
5、量的耕地,自耕小农经济盛行,故 C 项正确。6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A成为汉朝敛财的重要途径B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反映了汉朝商品经济发达D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3解析:选 B 据材料“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可知通过更赋能够减少对农民的负担,尤其是在农忙时,让农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故 B 项正确。7(2018广安三模)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
6、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解析:选 C 据材料“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说明汉武帝时期商业的规模缩小,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可知是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冲击民间商业,故 C 项正确。8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记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
7、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解析:选 C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材料中的著作都记载了各自时代的相关内容,故 C 项正确。9(2018蚌埠三模)“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 )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 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C君相矛盾趋于尖锐 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中华文明 发展 秦汉 魏晋 时期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