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清朝前期课件.pptx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清朝前期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清朝前期课件.pptx(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三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朝、清朝前期,-2-,时空坐标,提纲挈领,-3-,时空坐标,提纲挈领,-4-,高频考点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2017课标全国,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解析,-5-,2.(2016课标全国,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2、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解析,-6-,3.(2014课标全国,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解析,-7-,高频考点二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8课标全国,27)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
3、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解析,-8-,5.(2017课标全国,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解析,-9-,6.(2016课标全国,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
4、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解析,-10-,高频考点三 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互动 7.(2015课标全国,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解析,-11-,8.(2015课标全国,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
5、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解析,-12-,高频考点四 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9.(2018课标全国,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解析,-13-,10.(2018课标全国,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
6、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解析,-14-,11.(2018课标全国,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解析,-15-,精要必
7、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一、明朝(13681644年),-16-,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17-,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18-,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19-,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二、清朝前期(16441840年),-20-,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21-,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一、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及趋势 1.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
8、机构。 (2)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22-,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汉武帝时采取了刺史不用本州人,郡国守相不用本郡人,县令不用本县人的回避措施。到了宋代,这一制度被细化,明代,经朱元璋的严格定制,其内容终至完备,主要有亲属回避、地方回避、职务回避以及科举回避四种基本形式。在任期上,规定地方官一任三年,任满必须离开。任内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据考语决定升迁或降职。 2.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
9、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23-,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对应训练 1.(2018山东滨州期末,8)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 A.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答案,解析,-24-,
10、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二、明代后期社会领域出现的新景象 1.阶级关系方面 晚明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阶级关系虽未发生根本变化,但已出现了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萌芽的新型劳资关系。明后期时,工商业城镇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导致中国历史上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2.社会风气方面 明后期,商品经济开始发达,消费领域不断扩大,货币权力不断提高,社会价值观念为之转变,各阶层人士竞相推崇消费、追逐财富和金钱。这种社会新风形成了对贵贱尊卑封建等级制度的挑战,是社会转型起始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体现。,-25-,精要必备,深化认知,融会贯通,3.政治维新方面 明后期出现的改革运动、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构成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中华文明 辉煌 迟滞 明朝 清朝 前期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