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doc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国语曾记载:“故有虞氏褅(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褅黄帝而祖颛顼” 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 。这反映了中国早期( )A贵族政治逐步形成 B宗法制度逐渐确立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已有民族认同意识解析:选 D 根据材料“有虞氏褅黄帝” 、 “夏后氏褅黄帝” 、 “周穆王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可知黄帝被封为华夏之祖,有虞氏、夏后氏、周穆王都祭祀黄帝,体现了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故 D 项正确。2(2018济南二模)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
2、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奭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A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B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D有效防止了殷商旧贵族的叛乱解析:选 A 两次分封都有利于加强周人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加速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形成,故 A 项正确。3(2018长郡中学实验班二模)夏周时期,人们认为“国之存亡,天也” ,君是奉“天命”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天子” ,即天之子。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
3、到“天命靡常” ,甚至认为“天不可信” 。周代“天命观”的这种变化( )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B有效地约束天子的行为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解析:选 D 由材料中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不可信” ,说明对传统“君是奉天命统治国家”的天命观表示怀疑,这样有利于民本思想萌发,故 D 项正确。4孔子在论语中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来强调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舞蹈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自然表现,因此他赞同西周时的“制礼作乐” 、 “雅颂正声” ,而对于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极其反对。可见, “乐”之所以得到孔子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它( )2A歌颂先辈功德 B明确贵族等级C利于教化
4、民心 D维护周王权威解析:选 C 从材料可知,孔子认为音乐舞蹈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自然表现,故可以通过制定礼乐,影响人们的思想,教化民心,维护统治,故 C 项正确。5公元前 334 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这表明齐魏两国( )A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B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C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 D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解析:选 C 材料无法体现是最早称王,故 A 项错误;题目无从体现两分天下,故 B项错误;王位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承认,而是互认,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挟天子” ,故 D 项错误。6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
5、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解析:选 D 题目涉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农具材质的不同,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重心、战乱范围均无关,故 A、B、C 三项错误;据材料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 “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
6、遍使用,故 D 项正确。7(2019 届高三郑州质检)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A农业具有战略价值 B商战决定争霸成效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解析:选 A 齐国对鲁国进行的商战,主要是通过进口鲁国的丝织品,使得鲁国民众放弃农业粮食生产,然后齐国再阻断鲁国的粮食进口,最终迫使鲁国屈服,这体现了农业在此时期的战略价值,故 A 项正确。8(2018保山二模)齐桓公十九年,采纳管仲的建议,实行井田制下的“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
7、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这一政策( )3A实质是劳役地租取代实物地租B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C符合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理念D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解析:选 D 由材料“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可知由于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大量私田被开垦,因而改革了赋税,故 D 项正确。9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8、解析:选 B 根据材料“子贡成为著名的大商人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得出诸侯看重子贡,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政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商且社会地位提高,受到诸侯的重视和礼遇,故 B 项正确。10(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C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D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解析:选 D 题干中孔子歌颂三代,且美化三代,再联系孔子生活的春秋
9、晚期是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故 D 项正确。11(2019 届高三吉林名校调研)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项目 甲骨文 金文 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 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 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内容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 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 4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解析:选 D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中华文明 起源 先秦 时期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