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目标导航 1.了解孔子的生平,探究孔子一生的追求目标。 2.概括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3.结合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1)苦研诗 书 礼 乐 ,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三十岁时精通“六经” ,开始收徒讲学。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
2、,结束从政生涯。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 岁时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 。 思维点拨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起初学习“六艺” ,十五岁立志学习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内容(1)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 ,匡正社会秩序。(2)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
3、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3)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历史认识2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思维点拨中庸思想是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 ,言行合乎“忠” “信” ,终成“君子” 。3教学方法:(1)注重因材施
4、教。(2)注重言传身教。4编修典籍:编修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弟子们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 ,成为儒家经典。史论要旨“仁”和“礼”贯穿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是教育思想中仁的体现和度的考量;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且需将仁礼完美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则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仁)和礼的示范作用。四、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2对
5、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 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易错提醒各诸侯国未采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并非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是由于春秋时期各国连年战争,而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要。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知识图示3主题一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史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史料二 颜渊问仁
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史 料 解 读 (1)从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可知,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2)史料二中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具体要求是不符合礼教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问 题 思 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2)史料二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答案 (1)主张以德治民;维护周礼。(2)“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7、只有“克己复礼” ,才能实现“仁” 。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类别 思想主张 评价“克己复礼”目的是改变春秋时期的混乱,匡正社会秩序,但社会变革是不可阻挡的“仁者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政治思想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4“成人” 、成“君子” 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主题二 孔子的思想地位和影响史料一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 ;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 ;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
8、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史料二 伏尔泰:“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 ”史 料 解 读 (1)史料一反映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其地位不断提高。(2)史料二中伏尔泰认为孔子的思想有益于理智,照亮了世界的前进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问 题 思 考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2)伏尔泰所说的“他”是谁?他的思想对世界有何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8 _2019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东西方 先哲 儒家文化 创始人 孔子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