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学习总结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1相似性(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 ,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庸” ,要2人们贯彻“忠恕之道” 。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祥和,人际关系密切。(2)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亚里士多德希望用加强中产阶级的力量
2、来平衡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使奴隶主国家不致崩溃。他把巩固希腊城邦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具有“中庸”品德的中产阶级身上。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的“中庸”的目的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政治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差异性(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立在关注政治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侧重于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分析;而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 子环境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思想理念论、理想
3、国、哲学王、强调法治批判理念论,逻辑学、法治优于人治、 “中庸之道”“仁” “礼” 、中庸之道教育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建立吕克昂学园,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形成“逍遥学派”兴办私学,收徒讲学,提出“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著作 理想国形而上学 物理学“六经”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同之处及其哲学意义1相同之处他们三人的哲学思想都注重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突出人文主义精神。2哲学意义(1)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8 _2019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东西方 先哲 学习 总结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