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铜仁一中 2019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 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劳动力B. 资金C. 技术D. 能源2. 相对松嫩平原,该区域发展农业处于劣势的是( )A. 降水B. 热量C. 人均耕地面积D. 河流、湖泊【答案】1. D 2. C【解析】试题分析:【1 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不足,所以 D 正确。【2 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位于长三角地区,相对松嫩平原,该区域发展农业处于劣势的- 2 -是人均耕地面积少,所以 C 正确。考点:区域农业发展读“
2、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3. 沿包头至广州,在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A. 层层稻田B. 风吹草低见牛羊C. 塬、墚、峁D. 橘园、竹海4.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壤盐渍化普遍B. 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C. 水土流失面积广大D. 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答案】3. D 4. D【解析】根据河流与山脉分布,判断地形区名称,主要景观及生态环境问题。地是黄土高原,以旱地为主,塬、墚、峁是黄土高原景观,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特点。江南丘陵,有橘园、竹海等人工经济林景观为主。【3 题详解】沿包头至广
3、州,地是黄土高原,以旱地为主,不能层层稻田,A 错误。地是汉水谷地,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B 错误。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塬、墚、峁是黄土高原景观,C 错误。是江南丘陵,有橘园、竹海景观,D 正确。【4 题详解】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A 错误。 地是汉水谷地,属于湿润区,没有河流断流问题,B 错误。区域属于洞庭湖平原,洪涝灾害严重,C 错误。区是我国重要人工经济林区,是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D 正确。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5. 甲、乙两地所临海域分别是( )A. 加勒比海、黄海B. 墨西哥湾、渤海C. 地中海、日本海D. 孟加拉湾、墨西哥湾6. 从甲港
4、口出发,沿最近航线到乙港口要经过A. 马六甲海峡B. 苏伊士河C. 巴拿马运河D. 直布罗陀海峡7. 3 月 21 日,当甲城正好日落时,乙城的区时约为( )A. 3 月 21 日 4 时B. 3 月 21 日 20 时C. 3 月 22 日 4 时D. 3 月 22 日 8 时【答案】5. B 6. C 7. D【解析】【5 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甲地所临海域是墨西哥湾,乙地所临海域是渤海,B 对。A、C、D错。【6 题详解】从甲港口出发,沿最近航线到乙港口要经过巴拿马运河,过太平洋到达乙港口,C 对。不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河、直布罗陀海峡,路程远,A、B、D 错。【7 题详解
5、】- 4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当甲城正好日落时,西 6 区的区时是18 时,乙城位于东 8 区,区时约为 3 月 22 日 8 时,D 对。A、B、C 错。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B.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C.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D.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9. 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 甲地区气温年
6、较差比丁地区小B. 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小C. 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 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答案】8. D 9. D【解析】【8 题详解】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地形,四面环山,风力难以深入,风力微弱,所以 C 正确。【9 题详解】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是因为甲处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丁处深处内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所以 D 正确。【点睛】风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清洁能源,基本不排放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5 -缺乏风能资源地区不能建风电站,风能分布较分散,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成本较高。我国某地形区面积
7、为 10.89104km2,1 月份均温为16.4,7 月均温为 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 1954 年和 2005 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小题。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城乡工矿用地沼泽地和滩地其他1954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10. 该地形区是( )A. 太湖平原B. 山东丘陵C. 三江平原D. 黄土高原11. 1954 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少冻土广布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A. B. C.
8、D. 12. 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水平较低B.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C. 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D. 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答案】10. C 11. A 12. A【解析】- 6 -试题分析:【10 题详解】该地 1 月和 7 月均温均比较低,说明该地纬度高,最可能的是三江平原。【11 题详解】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有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温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等;开发历史短,人烟稀少不是自然原因。【12 题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耕地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是因为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期、肥沃黑土等) 、适合发展种
9、植业,随着我国人口增多,粮食需求量大增,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该地区开发沼泽,使耕地面积大幅上升。考点:东北地区的开发图甲为黄河干流图,图乙为黄河含沙量及年径流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3. 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B. 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C. 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D. 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14. 关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不正确的是A. 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B. 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C. 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D. 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
10、沉积15. 关于黄河治沙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中上游修水库- 7 -B. 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 小流域综合治理D. 下游挖入海新河【答案】13. C 14. A 15. D【解析】试题分析:【13 题详解】从图中看从兰州到河口段年径流总量减少,主要原因是应是人为原因,D 正确;该河段支流汇入少;A、C 说法也正确,是自然原因,人为因素影响更大。【14 题详解】黄河上游是高原山区,地形崎岖,A 不正确。【15 题详解】黄河泥沙含量大主要是因为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因此治理的重点是黄河的中上游,而不是下游,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对黄河治沙没有影响,C 不正确。考点:黄河水文特征及成因【方法总
11、结】黄河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 9 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 ,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 ;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
12、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6. 诗中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A. 水稻- 8 -B. 甘薯C. 冬小麦D. 春小麦17. 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 ,最主要是( )A. 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B. 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C.
13、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D. 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答案】16. C 17. D【解析】试题分析:【16 题详解】材料反映该地区位于西安附近,西安市位于渭河平原,秦岭淮河以北,种植作物以冬小麦为主,5 月为冬小麦成熟时期。答案选 C 项。【17 题详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水热条件,故从向阳坡和迎风坡角度分析。南冈”即山冈之南,为阳坡和夏季风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答案选 D 项。考点: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代表海洋),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小题。18.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北高南低B. 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
14、发达C.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9 -D. 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19. 降水量值 R1、R 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A. R1R2西风、洋流B. R1R2西风、地形C. R1R2东风、洋流D. R1R2东风、地形【答案】18. D 19. B【解析】【18 题详解】根据图中河流由中部向南和向北流,可知地势中间高、南北低;该岛是冰岛,对外加工贸易不太发达;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D正确。【19 题详解】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R1 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因此 R1R2,B 正确。据新华网 2004 年 9 月 28 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铜仁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