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文.doc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上)永安三中高二年段第一次阶段考物理试题(文科)(满分:100 分, 完卷时间:7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选错不得分)1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奥斯特C库仑 D麦克斯韦2将电量为310 -6C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610 -3N,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 -6C的正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 )A1.210 -2N,方向水平向右 B1.210 -2N,方向水平向左C1.210 2N,方向水平向右 D1.210 2N,方向水平向左3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后,该点的电场强度会发生改变 B 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E与q成反比,与q所受的电场力F成正比C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D初速为零、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可能不与电场线重合 4如图所示,A、B 是一条磁感线上的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磁场比 B 点磁场强BB 点磁场比 A 点磁场强C因为磁感线为直线,A、B 两点磁场一样强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5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彼此间的引力为F另一个不带电的与A、B大小相同的导体小球C, 先与A接触, 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
3、这时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F与F之比为 ( )A83 B81 C18 D416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B两条磁感线的空隙处不存在磁场C不同磁场形成的磁感线可以相交D磁感线是磁场中客观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曲线7下列装置中,没有应用磁偏转原理工作的是 ( )A变压器 B. 显像管 C. 回旋加速器 D. 磁流体发电机8如图所示,标出电流 I、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其中符合安培定则的是 ( )A B- 2 -9为了保护好磁卡或带有磁条的存折上的信息,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易摩擦的地方 B放在远离强磁场的地方C放在强电流附近
4、D与磁铁放在一起10关于电荷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正确的说法是 ( )A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洛伦兹力作用B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作用C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一致D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11右图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 A、 B 为电场中两点,关于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 EA、 EB的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EA EB C EA = EB D 无法确定12. 软铁棒放在永磁体的旁边能被磁化,这是由于 ( )A在永磁体磁场作用下,软铁棒中形成了分子电流B在永磁体磁场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消失了C在永磁体磁场作用下,软铁棒中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D在
5、永磁体磁场作用下,软铁棒中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更加杂乱无章13已知 A 为电场中一固定点,在 A 点放一电量为 q 的试探 电荷,受电场力为 F,A 点的场强为 E,则 ( )A若在 A 点换上q,A 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 A 点换上电量为 2q 的电荷,A 点的场强将变为 2EC若在 A 点移去电荷 q,A 点的场强变为零DA 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 q 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系14如图 6 表示一条放在磁场里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图中已经分别标明电流、磁感应强度和安培力三者方向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 15如图4 所示为某条形磁铁磁场的部分磁感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安市 第三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学期 第一次 阶段 检测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