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海南省海南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纪元前后,世界有两个中心: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兴都库什山(在今阿富汗境内) ,在那里建立了“极远的亚历山大城” 。此后的希腊化时代,从地中海到伊朗高原,以亚历山大亚里(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一体化的世界。一个世纪以后,在东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华夏九州也建成了一个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间,横亘着从小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系
2、列隆起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险隘的山口,维持着两个世界间微弱的交通。中华国由秦入汉后,开始向西北扩张,一直扩张到中亚。于是,两个世界中心长安和罗马,借助丝绸之路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沟通。此后就是漫长的 20 个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再也没能在旧址上重建,而中华帝国则由秦汉、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其间虽有阶段性的分裂动乱,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思想一贯,则是现实中的常态。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这 20 个世纪是“世界走向中国”的时代。如果说秦汉帝国只是当时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那么后来的盛世大唐则是当时世界的中心。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再也没有复原,而秦汉帝国的
3、遗产被完整地继承下来。经过近四个世纪的战乱之后,隋唐重新统一了中华,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的世界帝国。长安再次成为世界之都。于是,四邻番邦归附贡献,万里商贾远来贸易;波斯的流亡贵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本的留学生、东非或爪哇的“昆仑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贡纸,井然陈列在同一处市面上;佛教徒、道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拜火教徒与前来避难的伊斯兰教徒在毗邻的寺庙里相安礼拜。作为帝国之都的长安,有世界胸怀与气象。大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治武功的影响,西到印度,东及朝鲜、日本。西北的大山被翻越,征战、和亲、贡纳
4、,贸易将大唐文明远播到吐蕃与波斯。中华文化在东亚传播,由中国而朝鲜、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诸岛,华夏文化圈到唐代基本形成。公元后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东南亚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与民族、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 。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 2 -定了共同的价值基础。汉字为这个文化共同体提供了语言基础,建立在儒学科举、唐朝律令、汉传佛教基础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个代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 。(摘编自彭艳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光明日报2017 年 0
5、7 月 08 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纪元前后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先后分别成为世界的中心,二者之间只有微弱的联系。B. 公元后第一个千年,整个亚洲“华夏化” ,中国创立了“华夏文化圈” 。C. 盛唐成为世界中心后,长安是世界之都,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物产及所有宗教。D. 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基本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保持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成为常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思路清晰。B. 文章开头陈述了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6、。C. 第二段论证“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运用大量具体的实例,增强了说服力。D. 文章的写作思路遵循时代发展的脉络,符合历史规律,使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种文化只有不断融合、吸收别国文化,才能不断强大,才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B. 世界文化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与衰亡的过程,只有不断发展才能长久保持。C. 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中心。D. 中华文化有过令人自豪的繁荣时期,为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答案】1. D 2. A 3.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
7、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A, “只有微弱联系”只是初期,丝绸之路开通后,开始频繁的交流;选项 B, “整个亚洲华夏化”错,混淆部分与整体,原文是“东亚东南亚华夏化” , “创立了华夏文化圈”错,曲解文意,原文是“形成” ;选项 C, “所有宗教”错,第二段只是列举一些宗教和平相处。故答案选 D。【2 题详解】- 3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
8、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 A,无中生有, “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错,文章只谈到罗马帝国的衰落,而中华帝国并未衰落,而是由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基本保持常态。故答案选 A。【3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及归纳概括的综合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文本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C,张冠李戴,原文是说“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为华夏文化圈“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 ,而不是大唐
9、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故答案选 C。【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快乐的猪韩振远朋友说自己的愿望是做一只快乐的猪,我觉得像遇见一位哲人,从此喜欢上了她。人一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当牛做马,其他像如狼似虎,猥
10、琐若鼠,绵善如羊,动若兔,敏如猴都相对容易,唯有想成为猪,难矣!若能成为快乐的猪,则幸之甚矣。猪的哲学是安于现状,只看眼前,不想以后。人活到五十岁才知天命,猪从一出生就随遇而安乐天知命。世世代代都被人屠宰,从没有苦大仇深,永远是傻乎乎的样子。猪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也是人类宰杀最多的动物,但猪与人类从没有恩怨情仇,谈不上痛恨,也谈不上感激,看似浑浑噩噩,憨态可掬,实际高明无比,看似糊涂,实乃聪明,这样,人就得老老实实伺奉,猪也乐得享受,根本不在乎平庸,可以无为,决不碌碌,在意的事只有长身体,因而心宽体胖。猪把忙忙碌碌、殚精竭虑之类的词统统让给了人类,人说: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猪不同意。人说:活着就要
11、思考。猪也不会同意。猪不想当苏格拉底,也不想做洛克菲- 4 -勒、乔布斯,要的只是当下快乐地生活。猪是入世的,只会接受,不会拒绝,无论忧郁还是悲愤,随你吧,猪才不在乎。至于回报嘛,猪有猪的讲究,不求过程,只要结果,快乐一生,最后用身体回报,供人宰割,做“庖厨之用” 。猪的一生结束后,毋需哀荣,更不需永垂不朽,怎么评价是人的事。许多人欣赏王小波那只特行独立的猪,是因为自己平庸,在为那只猪叫好之际,集体被王小波幽了一默。其实,只要做了猪就该顺应猪道,不然,会在不断地赶杀中失去自我,王小波的那只猪最后就变成了一只没人疼的野猪,风餐露宿流浪田野,实在可怜。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猪不堪忍受人类
12、压迫,发动了一场革命,结果变成与人一样残忍的动物,将动物庄园弄得血腥味十足,完全没有猪味,着实可恶。做一只快乐的猪并不容易。集体化时期,我曾当过两年饲养员,喂过一大群猪。我家也先后喂过许多只猪,因而,我深知猪之生活三味。给生产队喂猪时,我把猪分成两圈,一只即将分娩的女猪单独养在一座条件较好的猪舍里,像个佣人般天天打扫清理,如同伺候住在别墅里的贵妇。十几只克郎猪群养在一座条件极差的圈里,由他们泥里水里淌,任圈里臭气熏天并不理会。经常看到的情况是,那位别墅里的贵妇猪形单影只,落落寡合,而群养的平民猪则嬉闹追逐,嗷嗷欢嚎,好生快活。我把煮好的两种食物分别倒进槽里时,两边圈里的猪对食物的态度也大不一样
13、。一边是精制美食,贵妇猪吃得十分秀气,像林黛玉一样煞起眉头,挑肥拣瘦,郁郁寡欢,连我都生出几分怜悯。另一边,不等食物落下,已集体欢呼,像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般个个表现出旺盛的食欲,吃得气吞山河。后来,等产下猪娃后,有一大群孩子相伴,那边的秀气猪才恢复了常态。由此我认为,猪和人一样不喜欢离群索居,居住空间不宜过大,宜居足矣;食物不宜过细,可口足矣。我家喂猪有许多故事,其中一头猪是我用捡来的钱买的。15 岁那年,我与同伴逛集市,地上一卷票子赫然进入视线,我像做贼一样捡起来,数了数一共二十多块。贫困让我们的情操都不很高尚,根本没想到失主的痛苦,也没有商量,不约而同想到用这些不义之财买两只猪娃。和
14、人一番讨价还价后,两个人各抱一只白胖胖的猪娃回到家。那时候,连人也吃不饱饭,哪有食物喂猪,被我买来的猪娃可遭了大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猪圈就在大门口,我常常望着饿得嗷嗷叫的猪束手无策,而猪呢,瘦得像只山羊一样身材苗条,但它并没有抱怨,经常瞪着一双渴望的眼睛与我对视。终于有一天,被饿得忍无可忍的猪逃走了。我不知道那么小的猪什么时候练出一身飞檐走壁本领,能从那么高的圈墙跳过,光凭这身手,其本领至少不在王小波那头特行独立的猪之下。此后几天,我走遍了周围的村庄,逢人便问看没看见我的猪,又走进田野,在疾风中不断呼唤。后来意识到,猪才不会到旷野里觅食,它需要人- 5 -间烟火,而不是流浪天涯,一只在田野里
15、踽踽独行的猪,想起来都可怜。最后,终于在离猪圈不到五十米的邻家红薯窖里找到了它。在深达一丈,暗无天日的红薯窖里,它生活得很快乐,我相信它是嗅到食物的气味自己跳进去的,因为从红薯窖的位置看,绝无失足可能。在食物和自由之间,它宁愿选择前者。我养的猪都不快乐,这不能怨我,因为它们和我一样都出生在一个不快乐的年代。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猪不需颜回那么高尚的情操,它的快乐虽是本能的,却也需要条件,首先要有快乐的环境和快乐的资源,不然只能像我的猪一样遭罪。可见,做猪易,想做快乐的猪大不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想做快乐的猪的人太多,从网上输入“快乐的猪”查询
16、,能获得上亿个网页,不知这些朋友是不是具备快乐的条件。(选自散文百家2016 年第 6 期)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作者认为想成为快乐的猪太难,因为环境条件的要求非常高。B. 用捡来的钱买猪, “我”的情操不很高尚,因而猪以出走作报复了。C. 王小波笔下的猪特立独行,并非猪们生活的常态。D. 作为饲养员, “我”非常熟悉猪的特性,按照猪的需求来养猪。E. 关于活着就要思考,生命不息奋斗不已,还有身后哀荣、永垂不朽一类,猪是不会在乎的。5. 第 4 段喂猪的故事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做猪与做其他动物、与做人相比较,有
17、何意图?请分析。【答案】4. CE 5. 插叙。作用是:揭示了养尊处优的猪只落得郁郁寡欢,群养的平民猪才好生快活的猪道。 (不喜欢离群索居,居住空间不宜过大,食物不宜过细等猪性。 )启迪读者由猪及人,说明了如何才能做快乐的猪(人)的道理,也使内容更有趣味性、说服力、真实性。 6. 开头:与牛马的痛苦、虎狼的凶狠、老鼠的猥琐、羊的绵善、兔的机警、猴的敏锐相比,猪的生活更简单快乐。结尾:猪的快乐是本能的,而做快乐的猪(人)是有条件的。想做“快乐的猪”的人一样要具备快乐的条件。这样的比较发人深思。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做快乐的猪难,做快乐的人更难。我们唯有具备猪一样简单的生活态度,同时又要解决让人快乐的
18、环境和资源,才能真正的快乐。【解析】- 6 -【4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 A,原因分析不正确,猪快乐的条件首先要有快乐的环境和快乐的资源;选项 B,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的理解“贫困让我们的情操都不很高尚,根本没想到失主的痛苦,也没有商量,不约而同想到用这些不义之财买两只猪娃。 ”我是因为贫穷而节操不很高尚。 “因而猪以出走作报复了”强加因果,根据对原文的理解,猪逃走的原因是因为饥饿;选项 D, “按照猪的需求来养猪”
19、错,当时没有条件做到。故答案选 CE。【5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散文叙述手法的赏析的能力。叙述方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答题时注意判断,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用。题干问的是:第 4 段喂猪的故事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根据对题干和原文第四段的把握,第四段中讲述我喂猪的故事是属于插叙的叙述手法,作者通过这段的插叙,运用单独圈养猪和群养猪的对比,丰富了写作的内容,也说明了猪是属于群居动物,因此揭示出人也应该生活的群体中,这样才会有生命力的道理。【6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做猪与做其他动物、与做人相比较,有何意图
20、?请分析。探究的内容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答题时注意从结构的安排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分析结构时注意分析的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作者在开头的时候将做人与其他的动物进行了联系和分析,因此揭示了做一个快乐的“猪”的幸福。但是要想做快乐的猪是有条件的,要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及物质基础。文章结尾进一步说明做快乐的猪的不容易,启示了人们做一个快乐的人的不容易。做一个快乐的猪(人)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其次要有物质条件作为基础。首尾呼应的写法,旨在说明做快乐的人不容易。【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
21、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7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2016 年谷歌机器人“阿尔法围棋” (AlphaGo)大比分击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这场围棋人机大战让所有人都开始关注“人工智能” 。有人说它能为人类提供更卓越的服务,
22、也有人说它将夺取人类的工作并最终战胜人类。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到了 2020 年,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科技发展的影响,超过 500 万份工作将会消失。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的 700 万个岗位中,至少三分之二是行政与办公室类的白领工作岗位。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人工智能能够部分替代的职业有律师、翻译等,这些职业被替代的那部分工作处于计算机能够比较容易掌握的数据领域。尽管机器可以模仿人类的大脑进行学习,但是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相比人类,机器欠缺了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和谈判能力。因此,具备这三种要素的职业便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比如文创、科技和管理行业。(摘编
23、自新闻论坛匡文波人工智能会取代记者吗? )材料二:在中国,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传统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他们之后,还有上百家创业公司正在人工智能的各个方向探索新技术。另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公司也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以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在多家中国科技企业积极研发的推动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国,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的竞争,领先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虽然中美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国家,
24、但相比美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企业量到融资量均不占优势,而且中美人工智能产业的侧重点也不同。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对比图(单位:个)- 8 -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融资分布对比图(单位:亿)注:人工智能产业各领域分属三个层面:基础层(处理器/芯片) ,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 ,应用层(机器学习应用、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语音识别)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报告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 )材料三: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准备了 3 项提案,这些提案全都聚焦人工智能。在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交的议案中也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海南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