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一年级基础知识能力部分(占 30 分) ;第二部分:本学期知识内容(占 70 分)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第卷1、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关于“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
2、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C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 S 元素 D玉米的遗传物质全部分布在染色体上3.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3、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 T2噬菌体的 DNA 是用 32P 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4.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 DNA 是否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过程为: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酶和场所等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分开2C用 32P 标记噬菌体,培养时间越长,含 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D用 35S 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5.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 32
4、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32P和 35SB用普通噬菌体侵染 32P 和 35S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32P和 35SC用 14C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14CD用普通的噬菌体侵染 14C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14C6. 用含有 15N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15N( )A不出现在 T2噬菌体中 B仅发现于 T2噬菌体的 DNA 中C发现于 T2噬菌体的外壳和 DNA 中 D仅发现于 T2噬菌体的外壳中7.
5、下列有关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S 型菌的 DNA 被相关的酶水解后,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B该实验的原理与基因工程的原理相同,都实现了基因重组C该实验设计思路是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D该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8.在研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 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少量子代噬菌体会含有 35SB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和活的 R 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引起小鼠败血症CS 型菌的
6、DNA 经 DNA 酶处理后,不能使活的 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D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9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使 R 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 S 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无毒的 R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 S 型菌D将 S 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 R 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310. 赫尔希和蔡斯用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与无 32P 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
7、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可获得被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 DNA 分开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D该实验结果说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图,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 35S 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 32P 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 ( )A甲组上清液b B乙组 沉淀物d C甲组 沉淀物c D乙组上清液a1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13.假 设 一 个 双 链 均 被 32P 标 记 的 噬 菌 体 DNA 由 5000 个 碱 基 对 组 成 , 其 中 腺 嘌 呤 占 全 部 碱基的 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有 31P 的大肠杆菌, 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
9、是A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4BDNA中含 32P和只含 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49C该过程至少需要2. 97l0 5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分别得到4种和8种核苷酸14.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 DN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 RNA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RNAA B C D15.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
10、传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 DNA 完全分开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 32P16. 下列各项科学发现,都早于艾弗里等人证实“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其中哪项成果不能作为当时生物学家推测“DNA 可能是遗传物质 ”的证据( )A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 DNA 含量稳定,但不同物种的体细胞 DNA 含量不同B配子中 DNA 含量是体细胞 DNA 含量的一半C诱发突变的最有效的紫外线波长是 2.6107 m,与 DNA 分子的吸收峰值相同DDNA
11、分子含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等化学成分17肺炎双球菌中的 S 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 R 型活菌时加入 S 型细菌的多糖类荚膜,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 R 型活菌时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 R 型活菌时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 R 型活菌时加入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18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 R 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B说明了 R 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 型菌C说明了肺炎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9 届高三 生物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