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南昌二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期中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 “仁政” ,墨子倡导“非攻”“尚贤” ,庄子提出“无为而治” ,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 B谋划政治统治策略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 D顺应时代变革潮流2儒家学术研究中,对五经原文的注释称为“传” ,后世对“传”加以注释称为“注” ,对“注”进行阐发称为“疏” ,此外还有“正义” 、 “集解”等多种解释方式。这表明儒学A注重传承并不断发展 B是统治人民的工具C流派众多,各有侧重 D兼容并包,内涵
2、丰富3 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 。 ”据此可知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D 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4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 70 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
3、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5有人认为, “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2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6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由此可见该理学家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
4、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 D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7当代一些学者特别推崇王阳明的一句话:“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他们对阳明心学的关注焦点在于A “致良知”的理想 B “知行合一”的主张C儒家道统的文化传承 D解放思想的历史作用8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 ,主张“复封建” ,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 。材料反映出当时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C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D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9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
5、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10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 1840 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 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 1840 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其说明 1860年代A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 B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311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
6、,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从侧面说明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D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12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C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131905 年,陈独秀指出:“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
7、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 ”据此判断,他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A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B启蒙民众,以求救亡图存C实现社会教化,适应革命思潮 D号召思想革命,指导新文化运动141918 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李大钊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A倡导多元文化观念 B盲目追求西方文化C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D担忧西方文化冲击1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
8、其功于一役。 ”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4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16孙中山宣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孙中山的论述最有可能出现于A同盟会宣誓誓词中 B 临时约法中C国民党一大宣言中 D 民报发刊词中17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9、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 B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C批判人是万物的尺度 D初具理性主义的精神18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 6 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B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19他们最先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 ,作为反对封建
10、神学的思想武器。“他们”重视“世俗文化”主要在于A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B传统文艺成就辉煌C资产阶级比较保守 D宗教势力垄断教育2016 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这说明宗教改革A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C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 D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52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
11、法则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22卢梭认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 ”这表明卢梭A否定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人民直接拥有立法权C推崇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D批评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23法国启蒙思想家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创作并发表了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启蒙思想家的所为意在A弘扬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