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质检试题.doc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质检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平遥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质检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年 11月平遥中学高三(补)质检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卷 选择题部分 满分 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25小题,每题 2分,共 50分)1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 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2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
2、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3西汉司马迁在 史记中阐述了黄帝是秦汉以前历代帝王的共同祖先,并将秦、楚、越以及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共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这种历史撰述 A是对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录 B论证了宗法分封制度的合理性C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新儒学思想 D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4汉代察举孝廉起初为分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对察举制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3、彰显公平公正的原则 B保障人民参政的权利C促进国家政权的开放 D缓和地域之间的矛盾5汉长安 9市格局不一,名称混乱,甚至有的在城外,其面积占居民区的 225%;唐长安 2市东西对称,形制雷同,其面积占居民区的 37%,这表明 A汉市官府管理混乱 B唐市商品经济衰落C汉市可能自发形成 D唐市经济职能加强6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 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 “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 ,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
4、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7由于中国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脉流向东部平原地区,因此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战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运输问题。隋朝开挖的大运河成为元、明两朝南北交通的核心。但明朝前期,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却经历了从丧失到重新确立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 A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 B明初政治中心的变迁C东南地区市镇的兴盛 D江南雇佣关系的出现8宋代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中出现主民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以及官、职、差遣的分离。这种体制 A显示出理性精神 B结束了藩镇割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体现了文人治国9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2辽上京(今内蒙古
5、巴林左旗) 、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 、东京(今辽宁辽阳) 、南京(今北京) 、西京(今山西大同)金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 、东京(辽宁辽阳) 、西京(今山西大同) 、南京(今河南开封) 、北京(今内蒙古宁城) 、中都(今北京)宋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 、西京(今河南洛阳) 、南京(河南商丘) 、北京(河北大名县)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由上表可推知,当时 A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10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田土数为 387万余顷,而洪武二十六年修成的诸司职掌则记载为 849万余顷。这引发后世史家关于
6、 “讹误” 、 “垦辟” 、 “亩法差异”和“统计方法不同”的长期争论。这反映出 A官修史书的不确定性 B历史记录的主观性 C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D历史事实的客观性11下表为明清时期迁入江西南部寻乌县境内的村落统计表 (注:一代以 20年计算)迁入代数 2630代 2026代 1720代 1017代 610代历史时期 明前期 明中期 明后期 清前期 清后期建立村数 10个 71个 12个 37个 13个据此分析影响该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赋税改革 B民族交融 C人地矛盾 D小农经济12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置银数(单位:万两) ,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7、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131910 年秋,京师禁卫军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 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这表明 A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 B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C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 D晚清习俗变革的
8、大众化14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 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3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151846 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 ”这反映出当时 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16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
9、的反思中指出:“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上岸。 ”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地位 B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C采取左右逢源的文化态度 D缺乏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知17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 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序幕181929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
10、所有,交农民使用” ,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31 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 。这表明当时 A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共调整土地政策 B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C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D土地革命受到“左”倾错误严重误导19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 、 “保护喇嘛,信教自由” 、 “抗日反蒋,保护回民” 、 “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A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C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巩固了抗日民
11、族统一战线20下表为 1937-1942年晋察冀边区北岳区 39个村各阶层土地占有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阶层 1937年(%) 1942年( %)地主 1643 1017富农 2193 1956中农 4169 4917贫农 1910 2012雇农 083 101A推行三三制原则 B开展土地革命 C实行经济民主 D建立统一战线21古希腊体育竞技会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为了表明自身的虔诚,希腊人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这表明古希腊 A体育服务于神 B人神相异同性 C重荣誉轻神性 D泛神论占主导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平遥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11 质检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