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古人认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 与元九书 ) 。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 诗经 中的
2、 伐檀 、 硕鼠 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 离骚 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如陶渊明 归园田居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春望 、孟郊 游子吟 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唐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诗仙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圣杜甫 “为人
3、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们名篇、佳句迭出。宋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 “著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李清照以 “绿肥红瘦 ”( 如梦令 )描绘雨后海棠,用 “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如杜甫 绝句 、苏轼 饮湖上初请雨后 、李清照 声声慢 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
4、。中国古代以 “温柔敦厚 ”为诗教。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如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王之涣 登鹳雀楼 、杜甫 “三吏 ”、 “三别 ”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如王维 山居秋暝 、贺知章 咏
5、柳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果说意境多是通过画面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境界则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与艺术达到的高度上。纵观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诗歌国手、创作大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他们无不将自己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思索,对人与自然的思索,对 “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生道路的思索等等融入诗篇,使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震撼心灵的大气魄和思想深邃、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也展示着作者的博大胸怀与开阔视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A.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在性情、语言
6、、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以此结构全文,并依次加以论述。 B.“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是从情、言、声、义四个方面概括诗歌的创作元素和品评标准,这是古人即白居易提出的观点。C.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无不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D. 宋祁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 “著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受到词学界的高度评价。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王维 使至塞上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等作品如同巨幅水墨画,让人读后回味无
7、穷。B. 格律诗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感情,彰显了古诗艺术的形式美。C. 诗经 的性情体现在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而 离骚 的性情则表现在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上。 D. 秉持 “温柔敦厚 ”这一诗词创作的艺术原则和基本要求,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仙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圣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分别点明了李杜诗歌的巨大影响。B. 王维 山居秋暝 、贺知章 咏柳 、岑参 白雪歌
8、送武判官归京 等作品既有作者奇特的想象,又传达出鲜明、优美的意境。C. 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境界则更多体现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达到的高度上。D. 屈原、杜甫、陆游等大家,将对 “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生道路的思索融入诗篇,从而使其诗作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大气魄和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
9、多见。 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
10、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3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 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
11、敬意与倾慕。 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
12、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首尾均提到 “羞涩 ”和 “做作 ”,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B. 笫 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C. 本文的羞
13、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 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5作者认为 “羞涩 ”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 6分) 答: 6结合文章第 段有关内容,分析 “最纯粹的羞涩 ”具体内涵。 (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小题, 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 9题。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
14、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
15、最适合于4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 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2016年我国 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每日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15.38分钟 18.91分钟 98.85分钟2016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 / 44万人 个 /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本 50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人均年阅读量 4.39本 7本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参考自中国新
16、闻网)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 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 15人成为大学教授, 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 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 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 15位工人中,只有 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 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 15位工人中,只有 4人家中有书。15位教授中, 13人的母亲与 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 15位工人中,只有 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 15位工人中只有 3人受到鼓励。其中
17、,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 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 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 “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 ”。 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 阿尔杰 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 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 “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 ”,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 】 霍雷肖 阿尔杰:( 18321899)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 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 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 崔利斯 朗读手册 )材料
18、四: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 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节选自许知远5 电子时代的阅读 ) 7阅读上述材料,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 中美两国在图书
19、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中,周国平认为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B. 只有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在人类精神探索中构成一种伟大的传统,得到世代公认的著作才能让人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C. 根据材料二中两个表格,我们能够了解我国国民在阅读方面时间的分配情况以及我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在阅读的
20、相关对比所体现出来的差异。 D. 材料三中, “调查报告 ”得出的结论是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只要努力,孩子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9根据上面四则材料,说说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题。王羲之,字逸少。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时太鉴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21、。门生归,谓鉴曰: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 ”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会稽内史。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雅好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義之将至,烹以待之,義之叹惜弥日。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广安市 邻水县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10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