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古人认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 与元九书 ) 。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 诗经 中的
2、 伐檀 、 硕鼠 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 离骚 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如陶渊明 归园田居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春望 、孟郊 游子吟 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唐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诗仙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圣杜甫 “为人
3、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们名篇、佳句迭出。宋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 “著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李清照以 “绿肥红瘦 ”( 如梦令 )描绘雨后海棠,用 “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如杜甫 绝句 、苏轼 饮湖上初请雨后 、李清照 声声慢 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
4、。中国古代以 “温柔敦厚 ”为诗教。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如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王之涣 登鹳雀楼 、杜甫 “三吏 ”、 “三别 ”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如王维 山居秋暝 、贺知章 咏
5、柳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果说意境多是通过画面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境界则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与艺术达到的高度上。纵观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诗歌国手、创作大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他们无不将自己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思索,对人与自然的思索,对 “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生道路的思索等等融入诗篇,使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震撼心灵的大气魄和思想深邃、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也展示着作者的博大胸怀与开阔视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A.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在性情、语言
6、、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以此结构全文,并依次加以论述。 B.“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是从情、言、声、义四个方面概括诗歌的创作元素和品评标准,这是古人即白居易提出的观点。C.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无不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D. 宋祁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 “著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受到词学界的高度评价。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王维 使至塞上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等作品如同巨幅水墨画,让人读后回味无
7、穷。B. 格律诗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感情,彰显了古诗艺术的形式美。C. 诗经 的性情体现在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而 离骚 的性情则表现在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上。 D. 秉持 “温柔敦厚 ”这一诗词创作的艺术原则和基本要求,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仙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圣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分别点明了李杜诗歌的巨大影响。B. 王维 山居秋暝 、贺知章 咏柳 、岑参 白雪歌
8、送武判官归京 等作品既有作者奇特的想象,又传达出鲜明、优美的意境。C. 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境界则更多体现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达到的高度上。D. 屈原、杜甫、陆游等大家,将对 “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生道路的思索融入诗篇,从而使其诗作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大气魄和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
9、多见。 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
10、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3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 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
11、敬意与倾慕。 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
12、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首尾均提到 “羞涩 ”和 “做作 ”,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B. 笫 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C. 本文的羞
13、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 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5作者认为 “羞涩 ”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 6分) 答: 6结合文章第 段有关内容,分析 “最纯粹的羞涩 ”具体内涵。 (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小题, 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 9题。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
14、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
15、最适合于4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 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2016年我国 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每日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15.38分钟 18.91分钟 98.85分钟2016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 / 44万人 个 /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本 50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人均年阅读量 4.39本 7本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参考自中国新
16、闻网)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 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 15人成为大学教授, 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 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 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 15位工人中,只有 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 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 15位工人中,只有 4人家中有书。15位教授中, 13人的母亲与 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 15位工人中,只有 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 15位工人中只有 3人受到鼓励。其中
17、,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 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 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 “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 ”。 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 阿尔杰 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 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 “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 ”,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 】 霍雷肖 阿尔杰:( 18321899)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 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 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 崔利斯 朗读手册 )材料
18、四: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 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节选自许知远5 电子时代的阅读 ) 7阅读上述材料,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 中美两国在图书
19、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中,周国平认为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B. 只有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在人类精神探索中构成一种伟大的传统,得到世代公认的著作才能让人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C. 根据材料二中两个表格,我们能够了解我国国民在阅读方面时间的分配情况以及我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在阅读的
20、相关对比所体现出来的差异。 D. 材料三中, “调查报告 ”得出的结论是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只要努力,孩子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9根据上面四则材料,说说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题。王羲之,字逸少。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时太鉴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21、。门生归,谓鉴曰: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 ”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会稽内史。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雅好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義之将至,烹以待之,義之叹惜弥日。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
22、道德经 ,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義之齐名,而義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褙,以母丧居郡境,義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義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義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義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节选自 晋书 王義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氏诸少并佳然 /闻信至咸自 /矜持惟一人 /在东床坦腹食 /独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B. 王氏诸少并佳然 /闻信至咸自 /矜持惟一人 /在东床 /坦腹食独 /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C. 王氏诸少并
23、佳 /然闻信至 /咸自矜持 /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 /独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D. 王氏诸少并佳 /然闻信至 /咸自矜持 /惟一人在东床 /坦腹食独 /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召 ”“拜 ”在古代是 “授予官职 ”之意,此外, “授 ”“除 ”“赏 ”“封 ”“迁 ”等也是 “授予6官职 ”的意思。B 隶书,指书体。汉字的主要形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名著 三国演义 中就经常提到 “京师 ”
24、,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羲之被人看重。他去拜见周顗,被周顗认为奇特;他被堂伯王敦看好,王敦认为他是王家的好子弟,并把他和当时的名人阮裕并列。B 王羲之寄情山水。他想在浙江度晚年,因为浙江会稽有好的山水,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作序明志。C 王羲之生性爱鹅。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道士以让他书写 道德经 作为交换鹅的条件,他欣然答应。D 王羲之性情孤傲。王羲之和当时很有名望的王述关系不好,王羲之母丧时,王述只去吊唁了一次,后来王羲之也不去拜见王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尝与同
25、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 5分)译文: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 ( 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 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15题。悲 陈 陶 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 回面向北 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注: 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 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 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都人:长安的人民。 北:此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前两句交代了战争
26、的时间、地点、结局及参战者的身份,写出了战事的惨烈,呼应了题目的“悲 ”。B.“野旷天清无战声 ”是说战罢以后,原野空旷,肃穆沉寂,渲染了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C.“群胡归来血洗箭 ”写出了将士们在叛军入侵时奋死抗敌的决心,显示了唐军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D. 本诗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 “以诗存史,以诗证史 ”, 正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诗史 ”性质。15本诗以一 “悲 ”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 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 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1)李白 蜀道难 中 “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巨大的声
27、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 2)杜甫在 登高 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7。( 3)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 琵琶行 中诗句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孤独与无助的苦闷。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 ”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 “熟读唐诗三百首 ”,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 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 )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
28、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 “张小明 ”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期间, “张小明 ”记者 16天撰写了约 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最终 ,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 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牛刀小试
29、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C锋芒毕露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锋芒毕露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古诗中的 “潜规则 ”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 “潜规则 ”被掌握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 “潜规则 ”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 “潜规则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张小明 ”记者 16天撰写了 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
30、发布。B. 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张小明 ”记者 16天撰写了 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C. 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期间, “张小明 ”记者 16天撰写了 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D. 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期间, “张小明 ”记者 16天撰写了约 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20 暑假期间,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张老师,高雅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 5分)高雅: 张老师:噢,高雅啊。高雅: 张老师:好啊!欢迎欢迎!高雅: 张老师:那就今天下午 3点到我办
31、公室吧。8高雅: 张老师:好的,再见。 21下面是某校为高中学生提供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个字。 ( 6分)答: 四、写作( 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分)你坐在考场答卷时,父母在守望,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小鸟,大海守望风帆,大地守望小草 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在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 。但同时我们也在守望,我们守望一片土地、一缕阳光;守望儿时的朋友;守望心灵、自尊、诚信、淳朴、责任,甚至守望祖国更加强大、更繁荣。请以 “守望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
32、于 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要求: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910 月月考语文答案1.B (原文“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不是古人的观点,而是作者对白居易之言的阐释和发挥)2.C(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和谴责的应是伐檀和硕鼠等的性情,而不是整个诗经的性情)3.A (分析不当,本段是从诗歌语言的角度论述的,并没有点明影响的意思。这两句话都出自文章第三段,第三段的中心句是“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 ,可见后面所举例
33、子都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的魅力)4.A(文章的主旨应该是通过羞涩丧失的现象,表达现代物质社会的人对回归生命本质以及恪守生活的信念的渴望)5.羞湿是原生态的,无包装的,让人变得纯粹。羞涩是质朴的,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羞涩是真诚的,能照见灵魂的真相,让人明了人间的真情意。 (6 分)本题要求概括“羞涩”具有的特点,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的内容。第节“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 ,体现了“羞涩”的原生态特点,没有任何包装。第节“羞涩是质朴的” “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34、,概括“羞涩”的第二个特点。第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 “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 ,表现“羞涩”真诚的特点。6.情人间内心的迟疑(或“矜持” ) ;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不安;对亲情与母性的赞美;每个人内心的善良灵秀和沉静素美。 (6 分) (答对 3 点即可得 6 分)该题答题的范围很明确,限第段。仔细阅读第段内容,抓住文中解释或描写“羞涩” ,能突出其“纯粹”的语言进行概括。 “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能表现情人间内心的迟疑。 “听维吾尔民歌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 ,这种“羞涩”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不
35、安。 “听蒙古歌谣唱得内心柔软了” ,表现的是对亲情与母性的赞美。 “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表现了每个人内心的善良灵秀和沉静素美。这些都是“最纯粹的羞涩”的具体内涵,分点概括即可。7.A(题中 A 项,原文是用读书来消磨时光, “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是第三种目的)8.D(题中 D 项, “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应是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阅读可以成就一个人长大后的命运与发展) 9.父母自身对阅读的关注与重视。看电视时间过长,导致人们无法忍受纸质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图书馆藏书量不足;阅读内容以实际用途和消遣为主,缺失精神的享受。 (6 分) (答对
36、 3 点即可得 6 分)(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材料三概括第一点,根据“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概括第二点,根据材料二的图表二概括第三点;“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概括第四点)10C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然”这时,表时间的推移,前面断开;“咸自” “惟一人”主语变化,前面断开;10“独”说王羲之,前面断开。11A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37、,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12D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 项, “王羲之母丧时,王述只去吊唁了一次”错,应是“王述母丧时,王羲之只去吊唁了一次” 。13 (1)王羲之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2)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去看鹅,非常喜欢,坚持要买他的鹅。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同志:志同道合者;申:申述、陈述、说明;焉:
38、代词,鹅;悦:喜欢;市:买;固:坚持。【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十三岁时,曾去参见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长大后,以耿直著称,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很有名,是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的好子弟,将不比阮主簿差。 ”这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房去挨个观看王家子弟。门生回来后,对郗鉴说:王氏子弟都很好,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很拘谨。只有一个人在东边床上露出肚皮吃东西,好像不知道一样。 ”郗鉴说:“这正是好女婿!”探问得知他,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朝廷中的公卿都欣
39、赏王羲之的才能,多次征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都不赴任。王羲之担任护军后,又苦苦请求担任宣城郡,朝廷没答应,就任命他担任会稽内史。东方发生饥荒,王羲之就打开粮仓救济。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所说的事情多被采纳。王羲之很讲究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王羲之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王羲之生来喜欢鹅,会稽有个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得好听,想买没买来,于是带领亲友命人驾车前去观看。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把鹅杀了做熟等他来,王羲之感叹惋惜了一整天。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
40、王羲之去看鹅,非常喜欢,坚持要买他的鹅。道士说给我书写道德经 ,我就把这群鹅全都送给你。 ”王羲之高兴地给他书写了,把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去了,非常快活。他就是这样任性率真。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职于会稽,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听见角声,都以为是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就打扫庭院等他来。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王述因此很怨恨他。王羲之年五十九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14C(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猖狂之态,写出了对叛军的仇恨)15 (首联:对战事惨败
41、的悲痛;颔联:对阵亡义军的悲悼;颈联:对群胡骄横的悲愤;尾联:对官军到来的悲切呼唤。 (答对 3 点即可得 6 分)16.(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7B(【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显得不成熟、骄傲,甚至盛气凌人。形容人傲气逼人;11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语段强调人工智能, “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 。 【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 【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 【众望所归
42、】: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 ,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 。 【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 ,用杞人忧天)18D(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是“学习” ,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19A(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 “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期间”是半截话,“世界杯足球赛”后无陈述,另起炉灶说“张小明” 记者;第二, “约多”重复累赘)20.张老师,您好!我是
43、高雅。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 5 分)【点评】所谓“得体” ,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 、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 、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21. (高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6 分)【解析】图表类图文转化题答题时要注意: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答题技巧: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