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7李商隐诗两首(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7李商隐诗两首(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7李商隐诗两首(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第二课时 素质提升,课 前 预 习,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青少年时代,伤春之心,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情怀,迷惘,茫然,形容失意的样子,课 内 动 脑,一、合作讨论 1锦瑟这首诗的魅力何在? 我的见解:最初引人注意的是这首诗所给予人的美丽的形象,及与此形象相融和的流动而婉曼的韵律。“锦瑟”“华年”“晓梦”“蝴蝶”“春心”“杜鹃”“沧海”“月明”“珠”“蓝田”“日暖”“玉”,都是美丽的形象。而这些美丽形象放在一起,分量是相称的,所以容易作有机的联结,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美丽形象。律诗的韵律,不仅靠平仄的谐和,更要求每一组(一句)乃至全组字句的音色音量,有自然的谐和、配合。它的
2、变动,乃是在谐和中的变动。 总之,清丽的语言,朦胧的意境,伤心欲绝的心情,典丽的用典,极工的章法,醉梦迷后世,流芳千古,动情永恒。_,2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心情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1)“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表现了这样的情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这里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的梦境,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2)“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
3、冤禽托写恨怀,无限伤感,亦表达殷切的思念。,(3)“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海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人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4)“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象,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句中连用了几个并无多少诗意的数量词,但我们读来不但不觉得枯燥乏味
4、,反而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美感 ,请分析其中的缘由。 我的见解:数量词本身确实难有诗意,但如果将数量词作恰当的组合,就会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庾信小仙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五十弦”“一弦”“一柱”作为一种写实,十分平常,但其中却蕴涵着年华易逝、难以言说、往事如烟、不堪回首的情思。而且诗人既不指明弹奏者和听众是谁,也不说明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弦”“一柱”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_,4马嵬(其二)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我的见解:“诗眼”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歌前
5、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描述和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_ 5为什么说颈联“六军同驻马”和“七夕笑牵牛”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我的见解:如果没有唐玄宗“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玄宗沉溺声色的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的此日?通过对比,点出了玄宗昏庸的一面,也表现出二者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6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我的见解: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
6、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7请简析马嵬(其二)的巧对。 我的见解: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
7、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