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学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一 地图与地球运动规律网络构建 备考指导本专题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方面内容:(1)强化地方时、区时计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相关的计算。(2)弄清弄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明确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而带来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基本原理,理清与之有关的判断季节变化等问题的基本思路。考点一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8北京卷)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 2 千米,南北长 1 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
2、村。读图,回答第 1 题。1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 A 对:甲图中主干道呈南北方向,河流大致呈东西方向,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东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相符。B 错:乙图中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东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C错:丙图中主干道呈东西方向,河流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D 错:丁图中主干道呈东西方向,河流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东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H 核 心 突 破 e xintu po1经纬网应用的“三定”功能(1)定位置地
3、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如北回归线经过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2)定方向2利用经纬网定“方向”a定南、北: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b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 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c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
4、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则相反。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a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右图中弧 AB)。b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 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 MPK,而不是弧 MQK,赤道上除外)。c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间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3)定距离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 1的经线长度约为 111 千米。在赤道上,经度相差 1的纬线长度约为 111 千米。在
5、南、北纬 60的纬线上,经度相差 1的纬线长度约为 111/2 千米。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 )上,经度相差 n的纬线长度为 111ncos 千米。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和应用(1)判地势: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势特征;有时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可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如台湾省河流多自东向西流,说明地势东高西低。(2)判坡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3)判坡度: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图幅进行比较时,要考虑比例尺的大小、等高距的大小等情况。(4)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3海拔: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每个地
6、点的海拔。相对高度a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取。b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取。c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 H4。(2)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3)该河为内流河,流量小,汛期短(集中于夏季),冰雪融水补给。(4)A 河上游人类扩大耕地面积、农业用水增加,导致 A 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从而使 B 湖面积缩小。措施:退耕还草;节约用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流域内的统筹管理。【解析】 (1)根据图可以看出兰州的干燥度为
7、 23 之间,因此为半干旱区;武威的干燥度为 35 之间,而且接近 5,因此为干旱区。(2)从图中可以看出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主要是因为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A 河位于干旱半干旱区,从图中可以看出下游断流,因此属于内流河,流量小,汛期集中在夏季,汛期短,发源于祁连山,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4)B 湖日趋萎缩干涸,其人为原因为上游地区农业用水增加,导致 A 河流量减少,断流,从而使湖泊干涸。措施为:退耕还草;节约用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流域内的统筹管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的兴安县,凿于秦代,是
8、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古15老的盘山渠道,自古以来都是岭南与中原地区间的水路交通要道。灵渠通过高度为 2.24 米的“人”字形滚水坝将兴安县东面的湘江上游河道海洋河按三七的比例分为两股,其中三分通过南渠入漓江支流,七分通过北渠归湘江,形成南渠和北渠两条相互连通的航运水道,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灵渠及其附近水系图,图乙为灵渠水利工程示意图。图甲图乙(1)推测南渠的地势特点,并说明推测理由。(2)从图乙看,可选择在 A 处或 B 处修建南渠,把湘江水系与漓江水系连接起来,为什么灵渠实际施工选择了 B 处而不是 A 处?(3)人字坝与南渠的修建已将湘江与漓江沟通起来,为
9、什么还要另外开凿一条北渠作为航道?(4)近代以来,灵渠的航运地位已经显著下降,而其灌溉作用却明显增大,试分析其原因。【答案】 (1)南渠地势特点: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理由:灵渠处于两条南北走向河道的分水岭位置,故南渠地势东高西低;又由于西侧的大溶江自北向南流,故南渠地势北高南低。(2)不选 A 处的原因:A 处附近有越城岭,地势较高,该处湘江水位比南渠低得多,无法直接自流引水到南渠以实现湘江与漓江的水体汇合;若靠修筑大坝抬高水位,工程量大。16选 B 处的原因:B 处位于湘江上游,该处湘江与南渠的水位差小,建坝工程量小,便于通过筑坝拦水实现湘江与漓江的沟通。(3)南渠地势高,为向南渠引水而修建
10、了人字坝,这进一步加大了大坝附近湘江上下游的落差,使得两大水系的航运难以连通;另外开凿一条北渠,既能减小大坝附近湘江上下游的落差,起到降低水流速度、便于船只航行的目的,又能稳定水量,确保通航的连续性。(4)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水运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泥沙淤积,使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公路速度均较快,公路的灵活性强,两者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水运。灌溉作用增大的原因:山区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大,农业用水需求增大;地处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因而灵渠的灌溉作用明显增大。【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势、水利工程建设等知识。第(1)问,地势特征可根据图中河流与山地
11、的相对位置及河流流向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南渠与湘江的水位差、自流引水的难易、筑坝拦水的工程量等方面分析。第(3)问,可从建坝拦水后的水位变化、水流速度变化、船舶航行的难易与连续性等方面来分析。第(4)问,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可从水运的缺点、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灌溉作用增大的原因可从山区的储水条件、季风区的降水特点、农业用水需求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微专题一 地理位置Z 知 能 整 合 hinengzhengheK 考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8北京卷)2018 年 4 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下图,回答第13 题。171与成都相比,拉萨( C )A日
12、出早,白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海拔高,日照强 D大气逆辐射强【解析】 C 对: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与成都相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强。A 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成都的位置更靠东侧,因而成都日出早。B 错:拉萨和成都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拉萨纬度相对较低,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稍大。D 错:拉萨比成都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弱。2图示区域( D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解析】 D 对:图示区域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其中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横断山
13、脉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A 错:图中的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属于消亡边界。B 错:图中显示河流大部分顺地势向东南方向流。C 错:青藏高原以高寒荒漠景观为主,但东部的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以森林景观为主。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B )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资供应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 BC D【解析】 对:目前进藏的铁路只有青藏铁路,川藏铁路开通后,会减轻前者的运输压力。对:无论青藏铁路还是川藏铁路,其主要作用之一都是改善西藏物资供应。错:铁路开通可以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而减轻灾害的影响,但不可能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对:铁路开通后,可以促进
14、中东部地区与西藏的文化交流。G 归 纳 拓 展 uinatuozhan1地理位置描述的分析思路答题要素 答题角度 答题术语经纬度位置点经纬度、面经纬度范围、重要经纬线位于纬度,属于热量带,赤道(北回归线等)穿过半球位置 南北、东西半球如南非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注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18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西岸、沿海、内陆如台湾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注意东部和东岸不同,东部是其一部分相对位置周边邻国、邻省、位于某地的什么方位如京津冀地区的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南部与山东、河南相邻经济位置所处的经济区及
15、地位、距某经济区的距离如南京位于“长三角”经济带,靠近上海,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政治位置 政治地位(首都)、省会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国际交往中心交通位置所处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重要的海峡等扼守海峡的咽喉之地,位于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是必经之地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区域气候(1)根据纬度位置,大致判断区域所处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初步明确气温状况。(2)结合海陆位置,判断区域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季风环流),以及距海远近,进而确定其所属的气候类型,明确其降水状况。例如 4060N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风从海洋
16、上带来湿润气流,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再如信风带的大陆西岸属离岸风,降水较少;而大陆东岸为迎岸风,带来较多降水。(3)在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地形、洋流等因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而明确区域的气候特征是分析水文、植被、人口、城市、农业生产等地理要素的前提。(4)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 2535大陆东部等。X 新 题 再 练 intizailian(2018河南六市二次联考)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 12 点前,按顺时针,沿时
17、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 a),中午 12 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 7 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19刚刚日出的太阳(图 b),据此完成(1)(2)题。(1)李教授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 b 中的( C )AS 1 BS 2 CS 3 DS 4(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到漠河进行冰雪旅行 B南非室内采光面积较小C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大 D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发【解析】 第(1)题,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 12 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
18、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 7 时,罗布泊地区地方时是 5 时。太阳位置是不动的,表盘顺时针旋转,时针指向 5 点,对准太阳方向。按顺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 240,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正南方是图 b中的 S3,C 对。A、B、D 错。第(2)题,图示季节,该地日出在 6 点前,日出东北方向,北半球是夏季。到漠河进行冰雪旅行应是北半球冬季,A 错。南非是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室内采光面积较大,B 错。黄河流域正值夏季多雨季节,中游段径流量大,河流含沙量大,C 对。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发是在冬季,D 错。考点三 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K 考
19、 题 调 研 aotidiaoyan(2017新课标卷)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1)(2)题。(1)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B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2)当天可能是( D )A4 月 28 日 B6 月 28 日C9 月 2 日 D11 月 2 日【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丁在其城市上空向北能望到极光可知,此
20、时为北半20球的冬半年,好友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正值秋季,故好友乙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入秋而不冷,所以好友丙所在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较好友乙所在地纬度低;好友甲所在地区即将进入夏季,所以其位于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 B 项。第(2)题,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 D 项正确。H 核 心 突 破 exintupo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
21、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则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还可推理出距春(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的规律。如图所示。(3)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一地昼长另一地夜长;两地昼长的和两地夜长的和24 小时;任何地点,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夜)长之和24 小时。(4)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2)北
22、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21(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利 用 昼 夜 弧 的 长 度 昼 夜 长 昼 夜 弧 所 跨 经 度 /15 利 用 日 出 、 日落 的 地 方 时 昼 长 日 落 时 间 日 出 时 间昼 长 2日 落 时 间 12昼 长 212 日 出 时 间 利 用 对称 纬 度 南 、 北 半 球 纬 度 数 相 同 的 两条 纬 线 , 昼 夜 长 短 恰 好 相 反易错警示(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图 地球 运动 规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