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运动的快慢专题练习(含解析).doc
《2019中考物理运动的快慢专题练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运动的快慢专题练习(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A 与 B B. B 与C C. C 与D D. A 与 C2.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 300mm B. 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70C. 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6s 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3.6km/h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B.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37C. 全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 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 1mm4.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
2、动的是( ) A. 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 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C.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 进站的火车5.从速度公式 v=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反比 C. 随路程或时间而改变2D. 与路程和时间无关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 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 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7.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 168m B.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C.
3、学生书桌高约 200mm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1m/s8.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A. 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 B.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75C. 成年人正常步行 5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 36m D.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 15cm9.短跑运动员 5s 跑了 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 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
4、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1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v=s/t 可知( ) A. v 与 s 成正比 B. v 与 t 成反比 C. s 与 t 正比D. 速度 v 的大小与路程 s、时间 t 无关1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7s B. 人的正常体温是39C. 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 150J D.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1A12.火车速度为 120km/h,下列速度最接近火车运行速度的是( ) A. 4km/min B. 35m/s C. 72km/h D. 340m/s13.如图所示,在光滑
5、的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的可能方向是( ) A. B. C. 3D. 二、多选题14.(双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之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 “神舟九号”是运动的B. 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在此过程中要放热C. 两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其中必有一个是空心的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 经过 6s,甲在乙前面 1.2m 处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6、.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6.一水平传送带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度 V 运动,两传动轮间的距离为 d某时刻将一小物件 P 轻轻地放在左侧,一段时间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并随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直至从右侧卸下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 A. 传送时间等于 B. 传送时间大于 C. 物件先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 D. 物件先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1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某一段路4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 2s 内,小华跑得较快 D. 全
7、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8.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 37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 1m/sC. 同学们 800m 赛跑用时约 2min D. 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19.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 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C. 甲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甲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的机械能20.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
8、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B. 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C. 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D. 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可2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物体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 速度越大,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 D.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三、填空题52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照相机每隔一定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 a 竖直下落到位置 b,其各
9、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 球,判断依据是_ ;(2)甲球受到的阻力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乙球受到的阻力2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 x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m/s,乙车的速度为_m/s,当 t1=40s 时,甲、乙两车相距_m24.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参赛者 甲 乙 丙成绩/s 13.6 13.8 13.725.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或
10、数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5 _ ;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是 4.2 _ ;汽车 2min 内匀速行驶了 3600m,汽车的速度是 _ km/h 26.我们生活中经常说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少“码” ,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每小时一千米,阜阳到蚌埠的公路全程限速 72 码,合_m/s 四、计算题27.从东台到南通 120km,一辆小车以 60km/h 的速度行驶一半路程后,又以 40km/h 的速度行驶完后一半的路程,求这辆小车从东台到南通的时间? 五、实验探究题2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
11、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6(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 s1=26cm s2=64cm s3=90cm 时间 t1=2s t2=_ 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选填“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六、综合题29.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快慢有三种办法: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1)百米赛跑还没有到达终点时,听到观众席上有同学喊:“快看,2 道跑在最前面,我们班的李霞最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种方法 (2)物理教师说:“飞机
12、速度可达 700m/s,汽车速度只有 30m/s,因此飞机快 ”这是采用上述第_种方法 (3)运动会上,终点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用时最少(最早到达)的运动员最快,这是采用了上述第_种方法 30. (1)下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各是什么?(2)按交通规则要求, 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泸西需要多少分钟? 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A 与 B B. B 与C C. C 与D D. A 与 C【答案】B 【解析】 【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如果是 vt 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
13、轴的射线,如图 B;如果是 st 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 与 t 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 O 的射线,如图 C。故选 B。【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 图象和 vt 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2.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 300mm B. 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70C. 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6s 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3.6km/h【答案】D 【考点】温度 【解析】 【解答】解: A、一层楼的高度在 3m 左右,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与此
14、差不多,大约为3m=3000mm故 A 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 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 B 不符合实际;C、课桌的高度在 80cm 左右,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接近 1s故 C 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m/s=13.6km/h=3.6km/h 左右故 D 符合实际故选 D【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8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B.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
15、温度约为 37C. 全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 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 1mm【答案】C 【考点】温度 【解析】 【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1m/s 左右,不会达到 5m/s;故 A 错误;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 20左右,达不到 37;故 B 错误;C、全新的 2B 铅笔长接近 20cm,故 18cm 符合实际;故 C 正确;D、一张试卷的厚度远远小于 1mm;故 D 错误;故选 C【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4.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
16、动的是( ) A. 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 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C.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 进站的火车【答案】B 【解析】 【解答】A、从楼上落下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匀速越来越快,是加速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于输送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上面的纸箱随输送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符合题意;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受到地面的阻力,速度越来越小,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D、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从速度公式 v=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反比 C. 随路程或时间而改
17、变D. 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答案】D 【解析】 【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故不会随路程、时间而变化,更不可能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故选 D【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9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 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 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 【解析】 【解答】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速度可能改变,所以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A 错误;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其速度在增加,是做
18、变速直线运动,选项 B 正确;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其速度和方向都改变,做的是变速曲线运动,选项 C 错误;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运动方向在不断地改变,做曲线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 B。【分析】关键是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7.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 168m B.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C. 学生书桌高约 200mm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1m/s【答案】D 【考点】温度 【解析】 【解答】初中生身高在 150cm 左右,160cm 是成年人身高,A 不符合题意;人的正常体温是 37,B 不符合题
19、意;学生书桌高度约 100cm,C 不符合题意;人的步行速度约 1m/s,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了解,合理估计.8.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A. 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 B.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75C. 成年人正常步行 5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 36m D.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 15cm【答案】D 【考点】温度 【解析】【 分析 】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
20、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答】A、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s,时间过长,不符合题意;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39,75太高,不符合题意;10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 1.2m/s,5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 360m,不符合题意;D、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 15cm,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 】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9.短跑
21、运动员 5s 跑了 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 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 v1 =s/t=50m/5s=10m/s;羚羊奔跑速度是 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54/3.6m/s=15m/s.比较可知,所以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速度的换算,换算过程注意原单位和目标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统一
22、成相同单位后再进行比较.1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v=s/t 可知( ) A. v 与 s 成正比 B. v 与 t 成反比 C. s 与 t 正比D. 速度 v 的大小与路程 s、时间 t 无关【答案】D 【解析】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速度定义的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故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1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7s B. 人的正常体温是39C. 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物理 运动 快慢 专题 练习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