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导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导学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饮酒(其五)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2.领会诗歌内涵,积累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二)学习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饮酒 。背景透视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
2、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饮 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词义解释。(1)结,庐, 。(2)尔:(3)日夕:2(4)相与:(5)辨:(6)心远:(7)山气:(8)真意:(9)言:4.理解诗句(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3、言。二、探究案1.读完全诗你知道全诗写了什么内容吗?2. 从“在人境” “无车马喧”到“心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3. “采菊” “见南山”和“飞鸟还”这几个细节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此中”与“真意”分别指的是什么?35.飞鸟的生活方式与诗人的生活方式有何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蕴涵着一种怎样的文化精神? 三、课堂小结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四、拓展延伸饮酒(其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4 诗词 饮酒 导学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