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教案苏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教案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论美第 页(总 页)课 时(课 题)教 学 流 程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课题 论美 课型 第几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培根的审美观,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学习杂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对美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方法 阅读法教具学具 多媒体使用教材的构想论美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读书有精读与泛读,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
2、髓。 ”而本文选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人生 ,是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本文是一篇随感,初二时学生已经学过这样的文章,正好可以结合这篇文章加深学生对杂感这种文体的理解,这篇文章写法虽然在条理上不够分明,却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的绝佳范本,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说经常是断想式的。本文论美,以人物的外貌美直说到德行美,但是又并没有具体论说德行美,而是以较大篇幅议论容貌美。他的论述有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着“美”展开论说。锤字炼句,语言精
3、美。培根精于锤炼语言,在表达上有丰富的想像力,善用比喻。因此分析这篇文章是可以结合议论文的文体特点。2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一、 导入新课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恐怕我们又很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 。如此宽泛的题目,在培根笔下就成了含蓄隽永,耐人回味的文字。就让我们来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2、复习议论文相关知识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 5 点要求:正确。鲜明。严密。集中。深刻;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对美的看法。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分组
4、交流学习字词,扫清字词障碍。2.浏览课文,划出文章当中对美的观点的句子,并说说你你认为哪句是作者对于“美”的观点及理由。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把美的形体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弗朗西斯.培根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 “法律之舌” 。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论人生 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言,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
5、量。 ( Knowledge is power 。 )黑格尔说他的著作:“充满了最美妙和最聪明的议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某件事所持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 ;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喻证法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只强调了美德的重要)(非作者的观点,而且在下文就已经否定了)(通过三者的比较说明优雅行为之美最为要,优雅行为之美是美德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是全部。 )5小结: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2 课论美 教案 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