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教案苏教版.doc

    • 资源ID:1130700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教案苏教版.doc

    1、1论美第 页(总 页)课 时(课 题)教 学 流 程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课题 论美 课型 第几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培根的审美观,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学习杂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对美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方法 阅读法教具学具 多媒体使用教材的构想论美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读书有精读与泛读,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

    2、髓。 ”而本文选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人生 ,是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本文是一篇随感,初二时学生已经学过这样的文章,正好可以结合这篇文章加深学生对杂感这种文体的理解,这篇文章写法虽然在条理上不够分明,却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的绝佳范本,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说经常是断想式的。本文论美,以人物的外貌美直说到德行美,但是又并没有具体论说德行美,而是以较大篇幅议论容貌美。他的论述有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着“美”展开论说。锤字炼句,语言精

    3、美。培根精于锤炼语言,在表达上有丰富的想像力,善用比喻。因此分析这篇文章是可以结合议论文的文体特点。2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一、 导入新课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恐怕我们又很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 。如此宽泛的题目,在培根笔下就成了含蓄隽永,耐人回味的文字。就让我们来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2、复习议论文相关知识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 5 点要求:正确。鲜明。严密。集中。深刻;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对美的看法。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分组

    4、交流学习字词,扫清字词障碍。2.浏览课文,划出文章当中对美的观点的句子,并说说你你认为哪句是作者对于“美”的观点及理由。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把美的形体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弗朗西斯.培根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 “法律之舌” 。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论人生 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言,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

    5、量。 ( Knowledge is power 。 )黑格尔说他的著作:“充满了最美妙和最聪明的议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某件事所持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 ;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喻证法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只强调了美德的重要)(非作者的观点,而且在下文就已经否定了)(通过三者的比较说明优雅行为之美最为要,优雅行为之美是美德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是全部。 )5小结:作

    6、者的观点:“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吧。 ”四、再读课文,探讨论证方法,梳理论证结构 1、理清本文的结构2、深入阅读,体会文章内涵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象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 。那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五、深入阅读,探究质疑文章写于 400 多年前的英国。当时的英国人欲横流,许多形貌美的人无需花太多的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形貌不美的人要获得成功,则要付出比形貌美的人多得多的努力。针对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培根就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他的这

    7、些见解,它们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如果能,请陈述理由;不能,则请修改并完善。文章的开头这些写到,美德只要朴素外表的衬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也行,而结尾却说,只有把美的外貌和德行结合起来,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究竟要不要外貌美呢?(作者强调人的美的德行,认为和美的外表相比,美德最有价值,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否定外表之美)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提出问题美德最美(喻证法、例证法)分析问题具体论述美德最美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例证法、对比论证法)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对比论证法、例证法)通过某些老人

    8、与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喻证法)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具有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就是本文的总结,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不矛盾,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 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石发光,外貌美的,则不要倚仗年轻貌美,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佳

    9、的选择。联系作者生平,从小出入宫廷,看惯了上流社会的贵族、贵妇人们是怎样注重外形美的,所以结尾的号召也是有针对性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内6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六、七嘴八舌说说美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美在于发现,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我们都能看到别人的美,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也都有自己

    10、的美。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自己身上的美。七、总结:美有很多种,有人喜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美,有人喜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之美,还有人说健康才是真的美,总之,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美的标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美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他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在美胜于外形美,二者结合,美才真正放射光芒。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但初春、夏天,冬天分别都有不同的美,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季节的美。如果单指外表的美 ,

    11、这一观点还可以成立,但相对于内在的话,则不能成立,因为内在的美是可以保存,并能流传于世的,像雷锋,张海迪, 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各抒己见5第 页(总 页)课 时(课题)教 学 设 计 尾 页 5板 书 设 计论美 弗兰西斯 培根一、提出问题:美德最美。二、分析问题: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2、通过三种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3、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三、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作 业 设 计会赞美的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会赞美的人,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在别人的优点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别人的表现中,肯定了自己的气度。你的赞美,一如珍珠,令别人愉悦的同时也会使你光华耀眼。请你在小卡片上,写上一位你认为美的老师或同学的名字,送他(她)一句精彩的赞美。教 学 反 思第 页(总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教案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