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6课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06 课 春江花月夜1作家作品张若虚, (约 660约 720) , 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 707)年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 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 全唐诗仅存 2 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 ,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 ”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宫体诗的自赎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2诗歌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
2、中的吴声歌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余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袭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滟滟( )清风浦( )霰( ) 暮霭( )细雨霏霏( )捣衣砧( ) 皎皎( )纤尘( )纤绳( ) 扁舟( )扁平( ) 碣石( ) 谒见( ) 遏制( )芳甸( )4词
3、语解释(1)滟滟: (2)芳甸:(3)霰: (4)浦:(5)扁舟子: (6)明月楼:(7)徘徊: (8)碣石: (9)潇湘:1初唐 吴中四士 “孤篇压倒全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3yn p xin i fi zhn jio xin qin pin bin ji y din24 (1)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2)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3)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4)浦:水边。(5)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6)明月楼:指月下楼中的闺妇。三国魏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张若虚
4、化用了这首诗的意思。(7)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8)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9)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入洞庭湖。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1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2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皎皎孤月,高悬夜空,情思涌动,不绝如缕。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从 “江 畔 何 人 初 见 月 ”到 “但
5、见 长 江 送 流 水 ”。 “江 畔 何 人 初 见 月 ? 江 月 何 年 初 照 人 ”“何 人 ”“何 年 ”见诗 人 对 月 的 苦 苦 追 问 和 思 索 , 这 两 个 问 题 , 诗 人 能 不 能 解 答 ? 我 们 能 不 能 解 答 ? 都 不 能 。 所 以 诗 人 的 思 路进 行 了 第 一 次 切 换 , 不 是 正 面 回 答 这 个 问 题 , 而 是 转 入 了 下 一 句 “人 生 代 代 无 穷 已 , 江 月 年 年 望 相 似 ”。3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阮籍咏怀
6、:“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这也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 ,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4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徘徊”一词的有何表达作用?(1)
7、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及“落月摇情满江树” 。(2)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3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与后文的“卷不去” “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这“卷不去” , “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5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
8、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n) 芳甸(din) 似霰(sn) 汀上(tng)B青枫(fng) 浦上(p) 徘徊(pi) 皎皎(jio)C妆镜(zhung) 捣衣(do) 砧上(zhn) 潜跃(qin)D悠悠 (yu) 江潭(tn) 碣石(h) 潇湘(xio)2下面各项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
9、春江潮水联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状镜台。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钻上拂还来。3下列诗句中,在诵读时音节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4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C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此处指思妇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花朝节是古时人们爱花赏花的一个重要节日,其浪漫程度可以媲美中
10、秋赏月。 ,众生云集,赏月色,观花影,其乐融融。清澈得不可思议的海水,碧蓝得如同画卷的蓝天,再加上沙滩、阳光、海风如此 ,仿佛就是为天下有情人而设。 苏 轼 一 直 卷 在 政 治 漩 涡 之 中 , 但 是 他 , 高 高 超 越 于 蝇 营 狗 苟 的 政 治 勾 当 之 上 , 不 忮 不 求 ,率 性 坦 荡 。A良辰美景 花朝月夕 光风霁月B光风霁月 良辰美景 花朝月夕C良辰美景 光风霁月 花朝月夕D花朝月夕 光风霁月 良辰美景6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但见长江送流水 但 使龙城飞将在B人生代代无穷已 悟 已往之不谏C江流宛转绕芳甸 宛转 蛾眉马前死 D可怜春半不还家 可
11、怜 光彩生门户7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C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 “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D全诗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
12、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九龄、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C 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D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身为王室后裔的杰克,虽然只有十七岁,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媒体见面会,但他应对自如,沉稳风趣,性情乖张,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5B近年来,我们克服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C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加工厂的那段时光,夏天的闷热、蚊子的叮咬、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06 春江花月夜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