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长沙市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烧碱溶液 B. 醋酸 C. 硝酸 D. 氢氟酸【答案】C【解析】【详解】 “强
2、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说明该物质可以溶解许多的金属,也可以与许多盐发生反应,但是与玻璃不能发生反应,在选项中提供的物质中只有硝酸具有该性质,答案选 C。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 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NaHCO3晶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 3NAB. 常温下,46gNO 2与 N2O4混合气体中所含的 N 原子数为 NAC. 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所含的 H2O 分子数为 NAD. 在钠与过量氧气的反应中,1 mol 钠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2NA【答案】B【解析】【详解】A. 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
3、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盐,1 mol NaHCO3晶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 2NA,A 错误;B. NO2与 N2O4的最简式均是“NO 2”,常温下,46gNO 2与 N2O4混合气体中所含“NO 2”的物质的量是 1mol,其中含有的 N 原子数为 NA,B 正确;C. 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22.4L 水中所含的 H2O 分子数,C 错误;D. 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 1 个电子,在钠与过量氧气的反应中,1 mol 钠失去电子的数目为NA,D 错误;答案选 B。3.“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 2 -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下列
4、性质中的( )A. 能全部通过半透膜 B. 能全部通过滤纸C. 粒子做布朗运动 D. 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答案】A【解析】【详解】因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则A.胶体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则纳米材料不能透过半透膜,A 符合题意;B.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都比滤纸中小孔直径小,则能全部透过滤纸,B 不符合题意;C.因形成的是胶体分散系,则具有胶体的性质,可以产生布朗运动,C 不符合题意;D.因形成的是胶体分散系,故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4.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 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
5、素 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 价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反应中维生素 C 作氧化剂B. 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 价C. 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 上述反应中河虾中的+5 价砷被氧化【答案】B【解析】【分析】河虾中含有+5 价砷与维生素 C 同食会产生有毒的+3 价砷,则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维生素C 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详解】A、由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 C 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 C 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 A 错误;B、由信息可知,含有+3 价砷的物质有毒,砒霜是砷的氧化物,且有毒,则砒霜中含有的砷是+
6、3 价,故 B 正确;C、由信息可知,河虾中含有+5 价砷与维生素 C 同食会产生有毒的+3 价砷,所以二者不能同时食用,并不是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C 错误;- 3 -D、由信息可知,河虾中含有+5 价砷与维生素 C 同食会产生有毒的+3 价砷,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河虾中的+5 价砷被还原,故 D 错误;故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把握习题中的信息。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称取 2.0gNaOH 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g 砝码
7、,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B 分离乙醇和水 用分液漏斗分液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制备 Fe(OH)2 直接往 FeSO 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滤纸称量,应在烧杯中称量,A 错误;B.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直接分液分离,应该是蒸馏,B 错误;C.加热时铵离子与氢氧根反应产生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 正确;D.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直接往 FeSO4溶液中滴加 NaOH
8、溶液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D 错误;故答案选 C。6.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 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 图:若 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B. 图:溶液变红证明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C. 图:瓶口有白雾生成D. 图: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应,即使二氧化锰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消耗完,A 错误;B图中溶液变红证明新制氯水显酸性,后褪色才能证明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B 错误;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不是雾,C 错误;D氯气没有漂白性,图中氯气遇到湿润有色布条与水反
9、应生成 HClO,HClO 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D 正确;答案选 D。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宄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2;高温下铁与水反应也生成碱和 H2氢氧化铝加热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显碱性;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铝和硫反应生成 Al2S3;铁与硫反应生成 Fe2S3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2,但是金属活
10、动顺序表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不反应,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 H2,故错误;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生成对的氧化物和水,所以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正确;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均水解显碱性,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是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故错误;铝和硫反应生成 Al2S3;由于硫的氧化性较弱,铁与硫反应生成 FeS,不存在 Fe2S3,故错误;故答案选 B。8.下列离子在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强酸性溶液中: CH 3COO-、 NO 3-、Fe 2+、 Na +B. 在能使酚酞试液变深红色的
11、溶液中:Ca 2+、 Ba 2+、 NO 3-、HCO 3-C. 在含有 Cl-、 Ba 2+的溶液中:Na +、K +、HCO 3-、NO 3-D.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Ba 2+、Fe 3+、Mg 2+、 Cl -、NO 3-【答案】C【解析】【详解】A. 在强酸性溶液中 CH3COO-结合氢离子转化为醋酸,NO 3-、Fe 2+与氢离子一起反应生成铁离子、NO 和水,不能大量共存,A 不符合;B. 能使酚酞试液变深红色的溶液显碱性,Ca 2+、Ba 2+、HCO 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不符合;C. 在含有 Cl-、Ba 2+的溶液中 Na+、K +、
12、HCO 3-、NO 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 符合;D.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Fe3+不能大量共存,因为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棕黄色,D 不符合;答案选 C。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 3+3H+Fe 3+3H2O- 6 -B. 铜与稀硝酸反应:Cu+NO 3-+4H+Cu 2+2NO2+2H 2OC.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Al 3+3NH3H2OAl(OH) 3+3NH 4+D.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 3+Fe2Fe 2+【答案】C【解析】【详解】A. 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Fe(OH) 3溶于氢碘酸中生成碘化亚铁、单质碘和水,
13、A 错误;B.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 和水:3Cu+2NO 3-+8H+3Cu 2+2NO+4H 2O,B 错误;C. 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Al 3+3NH3H2OAl(OH) 3+3NH 4+,C 正确;D.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2Fe 3+Fe3Fe 2+,D 错误。答案选 C。10.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可以导电,属于金属材料B.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自然界中的硅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C.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 除去 SiO2中混有的 Ca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14、【答案】D【解析】【详解】A. 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可以导电,但硅是非金属,不是金属材料,A 错误;B.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但硅是亲氧元素,所以自然界中的硅全部以化合态存在,B错误;C.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 错误;D. 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则除去 SiO2中混有的 Ca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D 正确。答案选 D。11.有 Na、Mg、Al、Fe、Cu 五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 15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 H2 11.2L,求此混合物的组合方式最多有( )A. 2 种 B. 3 种 C.
15、4 种 D. 6 种【答案】D- 7 -【解析】【详解】混合物 15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况下 H211.2L,氢气物质的量=11.2L22.4L/mol=0.5mol,15g 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 0.5mol2=1mol,故提供 1mol电子需要金属的平均质量为 15g。则Na 在反应中表现+1 价,提供 1mol 电子需要 Na 的质量为 23g;Mg 在反应中表现+2 价,提供 1mol 电子需要 Mg 的质量为 24g1/2=12g;Al 在反应中表现+3 价,提供 1mol 电子需要 Al 的质量为 27g1/3=9g;Fe 在反应中表现+2 价,提供 1mol 电子需要
16、Fe 的质量为 56g1/2=28g;Cu 不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提供 1mol 电子需要 Cu 的质量为无穷大;故两两混合,可能的组合为 Na 与 Mg,Na 与 Al,Cu 与 Mg、Cu 与 Al、Fe 与 Mg、Fe 与 Al,共6 种,故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注意平均值与极限法相结合的利用,从而简化计算,注意若有不反应的金属应视作需金属质量无穷大。12.在下列曲线中,纵坐标表示生成 Al(OH)3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入试剂的体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可表示向 NH3H2O 中滴加 AlCl3溶液至过量B. 图可表示向 NaOH 与 N
17、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C. 图可表示向 NaOH 与 NaAlO2的混合液中滴加 HCl 溶液至过量;而图可表示向盐酸酸化的 AlCl3溶液中滴加 NaOH 至过量- 8 -D. 图可表示向 MgCl2和 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答案】C【解析】【详解】A、NH 3H2O 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向 NH3H2O 中滴加 AlCl3溶液至过量:AlCl3+3NH3H2OAl(OH) 3+3NH 4Cl,对照图象应为,A 正确;B、向 NaOH 与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先发生 2NaOH+CO22H 2O+Na2CO3;后逐渐产生
18、沉淀,NaAlO 2+CO2+2H2OAl(OH) 3+NaHCO 3,对照图象应为,B 正确;C、向 NaOH 与 NaAlO2的混合液中滴加 HCl 溶液至过量,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开始产生氢氧化铝沉淀,盐酸过量后沉淀溶解,图像均不满足;向盐酸酸化的 AlCl3溶液中滴加NaOH 至过量,氢氧化钠首先中和盐酸,然后沉淀铝离子产生氢氧化铝沉淀,过量后沉淀又溶解,图像均不满足,C 错误;D、向 MgCl2和 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先是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后是氢氧化铝溶解,对照图象应为,D 正确;答案选 C。13. 2013 年 12 月 5 日中国辽宁舰
19、航母编队中的登陆舰紧急逼停了擅闯南海禁航区的美海军“考本斯”号导弹巡洋舰,避免了两军舰艇相撞。据悉,美国“考本斯”号巡洋舰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做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没有游离的钠和铝B. 若铝钠合金投入水中得无色溶液,则 n(Al)n(Na)C. 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D. m g 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 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钠和铝的化学性质活泼,自然界中没有游离的钠和铝,正确;B、若铝钠合金投入水中得无色溶液,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
20、的氢氧化钠足以将金属铝溶解,根据相关化学方程式知 n(Al)n(Na),正确;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 9 -氧化钠可以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若 n(Al)n(Na) ,金属铝也可能会置换出金属铜,正确;D、根据金属钠和金属铝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量的关系:2Al3H 2,2NaH 2,等质量的金属钠和金属铝,则金属 Al 产生的氢气量多,所以放出的 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大,错误。考点:考查钠与铝的化学性质。14.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CO、CO 2、NH 3、HCl、H 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 、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
21、现象) 、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 CuSO4(变蓝) ,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一定有A. HCl、CO 2、H 2 B. CO、H 2、H 2O C. CO、H 2、NH 3 D. HCl、CO、H 2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说明可能无 CO2,或可能是 CO2和 HCl 混合物,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含有 CO2,因此除还有 CO2外,还有 HCl,浓硫酸作用是做干燥剂,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含 H2或 CO 或是两者的混合物,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无水 CuSO4变蓝,说明通过灼热氧化铜有水蒸气的存在,根据上述推断,只能是 H2还原 CuO
22、得到的,因此一定含有 H2,综上所述,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CO、HCl、H 2,故选项 A 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等知识。【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5.1L 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0.2mol/L 和 0.5mol/L。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A. 4.8g B. 19.2g C. 32.0g D. 36.8g【答案】B【解析】【详解】混合溶液中 n(H +)=1L0.2moL/L+1L0.5mol/L2=1.2mol,n(NO 3-)=1L0.2moL/L=0.2mol,由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3Cu 2+2N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市 第一 中学 2017 _2018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