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株洲市二中 2018 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试题时量:6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1.下图为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凰山前村叶氏祠堂门额悬挂的牌匾,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晚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 A;世袭制指世代承袭官位和爵位的制度,排除 B;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C;根据“叶氏祠堂” ,结合所学,可知与血缘关系有关,与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关,故选 D。2.齐国诸侯原姓姜,其始祖为姜子牙。公元前 481
2、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天子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宗法分封制的破坏B. 三公九卿制的破坏C. 郡国并行制的萌芽D. 大一统局面的到来【答案】A【解析】- 2 -【详解】材料“齐国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 A 正确;三公九卿制出现于秦朝,故 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郡县制于分封制共存的信息,排除 C;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齐国政权更替的状况,没有涉及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有关信息,故 D 错误。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
3、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的开端,主要体现在A.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B. 地方管理得到加强C. 郡守县令不可世袭D. 制度法令全国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皇帝集权是“私天下”的表现,不能体现“公天下”之开端,故 A 错误。郡县制使地方管理得到加强,但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郡县制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相比于之前的分封世袭和世卿世禄制,体现出了一定的“公天下”性质,故 C 正确。制度法令全国统一有利于巩固统一,但不能体现“公天下”之开端,故 D 错误。4.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A. 优化选官制度并趋于完善B. 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C. 二府三司制度已基本形成D. 分割
4、相权以便加强君主权力【答案】D- 3 -【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而非选官制度,排除 A;图片反映了中央官制,涉及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未涉及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 B;材料反映的西汉的中外朝制度而非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排除 C;图片反映的是西汉中外朝制度,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 D 正确。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反映的是A. 察举制B. 恩荫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察举制是汉朝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推举人才的制度,主要不是通过读书考试选拔人才
5、,排除 A;恩荫制是中国古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排除 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通过读书考试选拔人才,排除 C;科举制是以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贫民、庶族皆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者授予官位,D 正确。6.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A. 丞相的废除B. 实施八股取士C. 内阁的设立D. 军机处的设置【答案】A【解析】【详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高度
6、集中,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繁忙的政务需要从清晨处理到深夜,因此他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的感慨。所以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丞相制的废除,故 A 正确。八股取士的实施是用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题干无关。故 B 错误。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故 C 项错误。 军- 4 -机处设置于清朝,故 D 错误。7.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下图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C.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租界和使馆区
7、,分别来源于南京条约附件和辛丑条约,因此对应的历史事件为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1870 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 “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 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 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C. 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D.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是在 1844 年的中法黄埔条约中,并非造成题干中的 1870 年前后关于外国在华教堂的民间传言非主要原因,排除 A。题干
8、中的 1870 年前后关于外国在华教堂的民间传言与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无关,排除 B。 1870 年前后,随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日益加深,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故关于外国- 5 -在华教堂的民间传言,正是中外民族矛盾的直接反映,C 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并不反对洋教,与题干中的 1870 年前后关于外国在华教堂的民间传言无关,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C。9. 中日双方对 1894 年 7 月 25 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 点 45 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 点 52 分,彼我相距约 300
9、0 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中日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由此导致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有较大差别;B、C、D 三项均不是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的原因。10.1912 年 8 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肢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作者旨在A. 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B. 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C
10、. 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D. 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并没有维护共和制,且在漫画中也无体现,故 A 项排除;据“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肤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可知漫画吧袁世凯与拿破仑放在一起比较,据所学可知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帝国皇帝,联系此时是 1912 年 8 月, 改头换面这幅漫画揭露袁世凯以民主共和为名行专制之实,故B 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此时已经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故 C 项排除;“批- 6 -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在漫画中无体现,故 D 项排除。点晴:漫画型选择题一是需要对文字信息的准确把握,二
11、是对漫画寓意的准确理解。解题时需要熟知拿破仑的历史史实,且通过袁世凯与拿破仑的比较,明确其寓意,意在强调专制之实。11. 1925 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 年 9 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 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25 年”与“1928年” ,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分析选项,A 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
12、学的原因;B 与题意不符;C 符合题意;D 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的失败12.1942 年 10 月,美英两国政府公开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订立平等条约。1943 年 5 月,中国与美、英正式交换批准文本,新约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有美、英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等。中国外交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结果B.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提高C. 日本侵略使美英特权形同虚设D. 美英通过外交行为打击汪伪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AC 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是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根据材
13、料时间段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期间我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些重大胜利,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的提高为自己赢得了一些权益,促使各国开始废除与中国的一些不平等条约,故 B 项正确。 美英并未通过外交行为打击过汪伪政权,故 D 错误。- 7 -13.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 ”此次“壮举”A.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 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D. 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答案】B【解析】根据“刘伯承” “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株洲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