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部).doc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部).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平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实验部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和基础的。文化自觉是指一
2、定文化主体的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从而对自身文化的优劣长短、国际影响力及其限度形成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建基于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核心也在于反思。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两面,二者又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完全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般而言,文化反思总是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作为一种比较的基础,一种合理的刺激。在历史上,总是由于文化交流,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相互之间出现碰撞,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文化
3、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
4、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 2 -顺差”;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所谓“挟洋自重”,此之谓也。这两种态度里并非没有文化反思的因素,文化反思的层次递进,就是将人们对文化的反思以及形成的自傲或自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文化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同时都纳入进一步反思审视的范围,在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前提下,客观地分析本民族文化的优长劣短,搞清楚我们是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我们经过努力能获得什
5、么。总之,只有建立在扎实的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自觉,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只有建立在理性的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和价值前景的文化自信。(摘编自董朝霞文化自信须以文化自觉为基础2018 年 7 月 16 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基础,而文化自觉又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B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反思后对自身文化形成的自知之明。C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和相互作用。D文化反思包括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和对各种文化尤其是外来文化的评价两种形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
6、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即提出论点,篇末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论点。B文章主体部分重点论述文化反思,强调理性的文化反思在文化自信形成中的重要地位。C文章以“巨大贸易顺差”形象地论述经济军事强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压倒性优势。D文章关于文化反思的两种形式、内容的三个维度、深浅的层次差别的论述,是并列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即使没有陌生文化的出现,那些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人依然会对自身文化进行理性反思。B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催生文化强国心态,这种心态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C文化强国心态和自卑心态虽然只是文化反思的浅层次状态
7、,但对文化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不能忽视。D在处理民族文化关系方面,如果能够平等对待对各民族文化,就能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2)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背灵魂回家曾晓文回家的路,总是漫长。- 3 -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中原的一座小城。我已疲惫不堪,更不堪的是对别样重逢的期待。我走进家门,迎面撞见照片上风华正茂的父亲:浓黑的发是青春见证,鼻梁挺直正如他的个性,而他的眼神穿越岁月的雾霾风尘,明亮坦诚。照片下是他留给我的全部遗产:大约三千册书。它们立在质地不同的书架上,却拥
8、有同样静默等候的姿态。上一次回家是在一年多以前,父亲尝试了多种疗法,勇士般地与肺癌对峙。谁料不到两个月,他竟在死神面前折戟沉沙。父亲的照片是黑白的,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他正在读大学中文系,文采出众,担任学生刊物的副主编。他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甚至荣获了省级文学奖。他毕业后自愿到东北边疆小城教中学语文。他在业余时间把艾子杂说等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并寄给了史学家吴晗先生,得到了赞赏和推荐。“文革”伊始,吴晗先生惨遭迫害,父亲因与他的书信往来被定成“黑帮分子”。他的新鲜出炉的小说集被送回印刷厂打成纸浆,同时被打碎的,还有他的文学梦。我出生那天,他正被关在“牛棚”里“反省罪行”。他请看守带一张纸条
9、给我的母亲,上面写着给我取的名字 晓文,通晓文学,他是以我的名字寄托他的文学梦想啊。我慢慢地抚触一排排的书籍,书脊上似乎还有父亲的温热。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被发配到东北偏远的小山村劳改,年后才回城,仍被剥夺教书的权利,只能在学校的工厂里打杂。1976 年夏天,他因涉嫌“右倾翻案风”蒙冤入狱。在他坐牢的那段日子里,我被邻居唾弃,被同学欺侮,一个人躲在小屋里读他的藏书,以文学的烛光抵抗了生命中的黑暗。我决定从父亲的藏书中精选出几箱,海运到加拿大。翻开每一本书,都有数不清的仓颉创造的精灵跳跃出来,使世界霎时变得不同寻常。在 2005 年我带走了二十四史的前二十本,这一次把后面的几十本装进了纸箱,从此
10、我至少拥有了历史的完整。我找到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知道这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居然一口气买下了三个译本。我看到了自己写的几本书。父亲在我出版第一部小说之后,兴奋地买下一百本,送给他的老学友们,似乎向他们宣告,我承继了他对文学的拜谒和对文字的热爱,他的文学梦如凤凰涅磐,死而复生。我慢慢地取下两部装帧朴素的高考文言文辅导书,那是父亲编著的。几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不顾亲人的反对,抓紧分分秒秒写书。他执教将近半个世纪,决意把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留给后人。他不会用电脑打字,只能用手写。在初稿写就后,反复校对了五遍。我难以想象他在接受化疗、理疗期间是怎样坚持工作的。这两本书总共不过六百页
11、,但蓄满了意志的力量,在我手上重若千钧,使我从此在写作中再不敢轻言放弃。- 4 -我的目光被普希金诗歌集吸引了。翻开封面,就如开启岁月的银屏,再次置身于熟悉的场景。多年前父亲站在四壁皆空的小屋中,慷慨激昂地背诵纪念碑:“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父亲没有成为诗人、作家,但他得到了众多亲友和学生的爱戴,而我朝朝暮暮用回忆的笔,写下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篇章,如今他的传记在我的世界里铺天盖地。在
12、我的心中,耸立着一座专属于他的“纪念碑”。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我面对一片纯个人的精神空白,只好在书桌旁坐下来写作。(11)我请人定制了栎木的书架,还装了灯,终于把父亲的书一一整齐地摆了上去,郑重得如主持一场宗教仪式。我与父亲阴阳两隔,但我在很多本书上发现了他的注解、指纹。在传说中,巫师背逝者的灵魂回家,与生者交流。这些书是成群结队的“巫师”,指引我与父亲展开不倦的灵魂对话,于是在喧嚣的尘世,我拥有了一小片安宁的净土。(12)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用一支不懈的笔,划一方精神清潭,灵根自植,使深情的兰花在水中四季绽放。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
13、,背载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文字“唤醒人们的善良的感情”。 (选自 2015 年 2 月散文(海外版),有删改)注:曾晓文,加拿大华裔女作家。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文章以书籍为线索,不但串联了我和父亲热爱文学的故事,而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薪火将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B. 文章记叙了作者搬运书籍回自己多伦多家中的过程,其间穿插了父亲的一些往事,目的在于交待运书的原因。C. 文章第段说“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是因为我仍然无法摆
14、脱父亲去世后的悲痛,无空进行整理,因为我要通过写作来告慰父亲。- 5 -D.本文笔调奔放,以他乡人的身份,将回望原乡的姿态,凝成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感情真挚浓烈。5.文章第段回忆父亲多年前站在小屋中背诵纪念碑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6.散文标题“背灵魂回家”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亿人左
15、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 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从要求
16、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 ,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有“内在疾患”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 80%以上,甚至有 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
17、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 6 -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
18、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
19、+”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B. 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C.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7 -D. 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材料一表明,到 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20、B. 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 “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C.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D. 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的空巢老人有望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9. 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简要概括。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9 分)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
21、,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
22、室望,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 8 -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
23、:“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注释:帝不豫:皇帝有病。及大渐:渐,疾病加重。9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B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C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D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
24、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 B五品,正五品是中国古代官位的一个级别,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D侯,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一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安平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实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