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pptx
《(北京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点清单,考点一 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向基础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 矢量 。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地面附近可 以认为其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方向 竖直向下 ,大小G= mg 。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若接触面为曲面则 垂直 于其切面。 线、绳的拉力沿线或者绳 收缩 的方向,轻杆的弹力 不一定 沿杆的方向。,4.摩擦力的方向沿切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 相反 ,静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相反 。滑动摩擦力大小 为f= FN ,静摩擦力大小在 0fmax 之间,根据运动情况而变化。 考向突破 考
2、向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 力。此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 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 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2.弹力方向的确定,例1 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半圆球对称地搁在两个等高的固定台阶 上,A、B为半圆球上与台阶接触的点,半圆球的球心在O点,半圆球的重 心C位于O点正下方,=120,NA为
3、半圆球上A点所受的弹力。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NA的方向由A指向O,NAG B.NA的方向由A指向O,NAG,C.NA的方向由A指向C,NAG D.NA的方向由A指向C,NA=G,解析 弹力方向为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因此NA的方向为垂直于 半圆球的切面指向半圆球,即沿半径由A指向O,半圆球受重力、NA、NB, 且NA、NB之间的夹角小于120,G、NA、NB的合力为零,由对称性和平行 四边形定则可知NA=NBG。,答案 B,考向二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计算弹力的四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计算。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计算。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4)根据动能定理计算。
4、,例2 如图所示,把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的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 为B。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则悬绳对球的拉力F的 大小为 ( )A.mg tan B.mg sin C. D.,解析 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足球受到 重力、拉力和支持力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 cos =mg,F sin =N,解 得F= ,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答案 C,例3 (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 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 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5、 )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 B.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解析 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运动前处于静止状 态,拉力等于静摩擦力,随着拉力增大,静摩擦力逐渐变大,选项A正确,选 项D错误;当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开始运动,此时静摩擦力会 突然变为滑动摩擦力,又因为滑动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 块开始移动时拉力会突然变小,选项B正确;木块开始运动时的拉力等于 最大静摩擦力,根据纸团位置,该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选 项C正确。,答案 ABC,例
6、4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带电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 1,由于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因此滑块还受到大小为5 N、方 向水平向右的电场力F 的作用,则滑块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 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 )A.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右 B.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为1 N,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为1 N,方向水平向左,解析 滑块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地面对它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Ff =FN=mg=1 N,选项C正确。,答案 C,考点二 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向基础 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
7、时 的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为那几个力的 合力 ,那几个力为这一个 力的 分力 。 2.共点力: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 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合力 的过程。 4.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共点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 邻 边 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 对角线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5.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 (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 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 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 方向(如图所示
8、)。,(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3)力的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两个共点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 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 线段可以表示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关系如图所示。二、力的分解 1.力的效果分解法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相 似等)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2.正交分解法 (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
9、,以少 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通 常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3)方法:物体受到F1、F2、F3多个力作用,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 垂直的x轴、y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 Fx= + + + y轴上的合力: Fy= + + + 合力大小:F= 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设为,则 tan = 。,考向突破 考向一 合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F1-F2|F合F1+F2 两个共点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 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10、 (1)三个共点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 (2)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 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 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例5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5 N,另一个 力的大小是8 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 A.2 N B.6 N C.14 N D.16 N,解析 两力合成时,合力大小范围为|F1-F2|FF1+F2,故3 NF13 N,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答案 B,名师点睛 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 最大,夹角为180时合力
11、最小,并且|F1-F2|FF1+F2。,例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静止在地 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B.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mg tan C.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D.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解析 受力分析得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mg cos ,B错。,答案 B,考点三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考向基础 1.分析受力情况时一般先分析 重力 ,再观察周围什么物体与研究 对象 接触 ,是否有 弹力 ,若有弹力再判断是否有 摩擦 力 。沿研究对象分析一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专用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专题 相互作用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