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芜湖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芜湖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寻根祭祖”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 B,A 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制度与血缘无关,CD 两项是中国古代
2、的地方管理制度。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制度保证是A. 郡县制的形成B. 郡国制的推行C. 三公九卿制的实施D.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为了修建皇陵及兵马俑,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征调大量民力,中央集权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为完成浩大工程提供了制度保证,D 项正确。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能体现材料主旨,A 项错误。郡国制是西汉实行的制度,B 项错误。三公九卿制属于中央官制,不能体现中央控制地方,C 项错误。- 2 -3.宋朝建立后,为反唐朝之弊
3、而加强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设立了“知州” “通判”等一批新的官职,其中“知州”的“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A.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 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知州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表明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故答案为 A 项。北宋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 B 项;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受到削弱,而不是互相制衡,排除 C项;D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4.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
4、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一结果说明科举制A.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 有利于贵族垄断政权D. 增强了官员道德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由“平民书生通过科场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可知,科举制促进了阶层间的流动,A 项正确;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不能体现“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 ,B 项错误;题干中一些书生原本是平民阶层,贵族垄断政权表述不当,C 项错误;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无法衡量官员的道德水平,D 项错误。5.清代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一切重要文件均应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
5、。据此可知,军机处A. 实际上是清代宰相府B. 办事流程严谨且保密C. 仅是皇帝的辅政机构- 3 -D. 位卑职低但权力较大【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奉上谕”可知军机处只是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故 AD 错误,C项正确;B 项材料无法体现。6.“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 小国寡民B. 独立自治C. 人民主权D. 轮番而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
6、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可以明显看出材料在于强调希腊城邦的独立自治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 B,其他选项没有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7.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 。该项改革措施是A.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B.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C.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D.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答案】C【解析】【详解】由“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可知,是解放了因欠贵族债而沦为债务奴隶的贫困平民,C 项正确;财产等级制度不能“驱走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 ,A
7、 项错误;设立公民陪审法庭同样不能“驱走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 ,B 项错误;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属于政治机构,不符题意,D 项错误。- 4 -8.经过两年的工作,罗马 10 人法典编著委员会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立于广场,公布于众。该成文法的颁布A. 废除了野蛮法律B. 保护了平民利益C. 消除了贵族特权D. 维护了帝国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得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故答案为 B 项。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排除 A 相关;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并非消除了贵族特权,排除 C项;十
8、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排除 D 项。9.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法律.A. 重视证据B. 重罪轻罚C. 纵容犯罪D. 维护贵族利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罗马法规定,定罪不能基于怀疑,而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证据上,所以选 A。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材料主张重视证据的作用,并非轻罚;C 项明显错误;D 项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材料也未体现。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的一些基本的精神如陪审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保护人制度等到现在依然采用。罗马法以十二铜表
9、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10.1689 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煎巾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5 -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对“革命”的准确理解是A. 君主制在英国结束B. 英王丧失行政大权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近代君主立宪政体,故 A 项错误;BC 项出
10、现于 18 世纪;根据材料中“ 1689 年权利法案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说明国王的权力被剥夺,君主立宪制确立,故 D 项正确。11.美国在 1789 年通过了 1O 条宪法修正案,其中第十条规定:没有被宪法赋予联邦的权利,或者并未由宪法禁止授予各州的权利,由各州及其人民自主保留。这款内容主要反映了美国的A. 两党制B. 联邦制C. 总统制D. 共和制【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反映了联邦和各州的权利界限,这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属于联邦制的范畴,B 项正确。题干未体现美国的政党,A 项错误;题干未涉及总统作为国家
11、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权力,C 项错误。共和制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制度,题干未体现共和制,D 项错误。12.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 16 部宪法,其中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 70 年一直未改变。这说明法国A. 革命缺少先进理论B. 教会势力异常强大C. 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6 -D. 外国武装干涉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由“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 ,直到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可知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
12、程,C 项正确;法国大革命之前,启蒙运动开展,启蒙思想传播,革命并不缺少先进理论,A 项错误;宪法的频繁更换反映了政权的频繁更迭,期间教会势力并没有发挥巨大作用,B 项错误;法国共和之路上有外国的干涉,但不能说频繁,D 项错误。13.“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 ”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A. 军国主义色彩B. 专制主义色彩C. 民族主义色彩D. 民主主义色彩【答案】A【解析】“军队”有一个国家等字眼体现的是军国主义色彩,但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专制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民主主义的问
13、题,所以本题只有选 A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 ,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 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 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开透明D. 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反映的变-
14、7 -化即可说明外交的近代化。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15.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据材料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斗争,以拜上帝教为宗教旗帜,符合题意,故 A 正确;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 ,故 B 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故 C 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清朝早已经灭亡,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全面获取图片信息,
15、学生应该抓住“农民阶级、反清革命”等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形式上,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倒不如说是终结。 ”下列关于“终结”的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A.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C.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D.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项错误;题干所问是终结,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不符题意,B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C 项错误。
16、- 8 -17.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这一评价主要是强调A. 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它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 中国工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D. 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答案】D【解析】“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说明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从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 D 正确;A 是从性质角度论述;B 说法不符合五四运动史实;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是主力,故 C 错误。18.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 。为此,他在 20 世纪 20 年代进行的探索
17、是A.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B. 领导南昌起义C.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D. 领导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由“中国的秘密在农村”可知,毛泽东探索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 项正确;参加中共一大不能体现“农村”的信息,A 项错误;南昌起义攻打城市,B 项错误;北伐战争主要是国共合作领导,不符合题意,D 项错误。19.二战后日本战史著作公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 “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 。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A.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B. 提高了二战后中国的国际威望C. 是一场国共合作的全民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芜湖市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