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微生物的利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doc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微生物的利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微生物的利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微生物的利用A 组 基础过关1.根据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脲酶降解尿素的反应式: 。 (2)该实验分离细菌时用浓度为 10-4和 10-5土壤稀释液接种,更容易形成单菌落的是 。 (3)A 同学筛选出的菌落为 150 个,其他同学只筛选出 50 个,并且他在设计实验时并没有设置对照。你认为 A 同学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 (4)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怎样保证无菌?。 (5)有脲酶的细菌在生态稳态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 (1)CO(NH 2)2+H2O 2NH3+CO2(2)10-5土壤稀释液(3)可能是土样不
2、同,也可能是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方案有二:一是由其他同学用与 A 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 A 同学一致,则证明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 A 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 A 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4)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移液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质、移液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5)如果土壤中有许多尿素,在自然界较高温度下会被水解,水解后的氨使土壤碱化,氨还与其他阴离子物质如 S 、C 、N 等形成化合物,则会使土壤板结。有脲酶的细
3、菌使植物废弃物和动物尸体降解,并利用了所形成的氨,有利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解析 脲即尿素,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可以分解尿素,利用尿素作为2其生长的氮源。本实验使用涂布分离法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用浓度为 10-4和 10-5土壤稀释液接种,更容易形成单菌落的是 10-5土壤稀释液。A 同学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排除方案有二:一是由其他同学用与 A 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结果与 A 同学一致,则证明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 A 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 A 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
4、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2.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 ,其中碱性物质可以能使酚红指示剂变为 。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必须加凝固剂 ,培养基在 g/cm2压力下灭菌 30 分钟,冷却至 60 ,加入通过的尿素溶液,混合均匀待用。 (3)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分离效果比较好的操作方法是釆用 ,釆用该方法分离,土壤溶液必须经过 处理。 答案 (1)NH 3和 CO2(顺序可对换,错答或漏答不得分) 红色 (2)琼脂糖 500、G6 玻璃(砂)漏斗过滤 (3)涂布分离法 稀释解析 (1)脲酶可以
5、催化尿素分解为 NH3和 CO2,其中碱性物质能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必须加凝固剂琼脂糖。培养基在 500 g/cm2压力下灭菌 30 分钟,冷却至 600 ,加入通过 G6 玻璃(砂)漏斗过滤的尿素溶液,混合均匀待用。(3)涂布分离法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最简便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分离,土壤溶液必须经过稀释处理。3.回答与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有关的问题:(1)微生物在试管中培养时通常加棉塞,周围没有皱褶和缝隙,容易拔出,但用手提着棉塞时,试管又不能落下。棉塞的作用有两个:一是 ;二是保证通气良好。制作棉塞所用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原因是
6、。 (2)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有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板法、平板 计数法、 法等。制作生长曲线时,以 作纵坐标, 作横坐标。 (3)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一般要将 pH 调至 ,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答案 (1)防止杂菌污染 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 (2)菌落 比浊 菌数的对3数 生长时间 (3)中性偏碱解析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棉塞既可以防止杂菌的污染,又可以保证通气良好。因为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所以制作棉塞所用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2)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有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比浊法等。制作生长曲线时
7、,应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3)培养一般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中性偏碱。4.某工厂为了生产耐高温植酸酶饲料添加剂,开展了产该酶菌株的筛选、酶的固定化及其特性分析研究,其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土壤悬液首先经 80 处理 15 分钟,其目的是筛选出 。 (2)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处理的土壤悬液进行 ,然后涂布于含有植酸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到 ,其周围出现透明水解圈,圈的直径大小与 强弱有关。 (3)筛选获得的菌株经鉴定后,将优良菌株进行液体扩大培养。培养时需要振荡,其主要目的是 。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相比,不含有的成分是 。 (4)在合适条件下,将提纯
8、的植酸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过程是对酶进行 。 A.吸附 B.包埋 C.装柱 D.洗涤(5)温度与植酸酶相对酶活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测试温度中,固定化与非固定化植酸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60 和 45 B.测试温度范围内,固定化植酸酶的相对酶活性波动低于非固定化植酸酶C.固定化与非固定化植酸酶相比,相对酶活性在 80%以上时的温度范围较宽D.65 时固定化与非固定化植酸酶的相对酶活性因蛋白质变性而位于最低点4答案 (1)耐高温菌株 (2)稀释 单菌落 植酸酶的活性 (3)供氧 琼脂 (4)B (5)D解析 (1)用 8
9、0 高温处理土壤悬液可以筛选出耐高温菌株。(2)无菌条件下经处理的土壤悬液利用涂布分离法进行接种;培养后可观察到有的单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这是由耐高温菌株产生的植酸酶水解形成的,透明圈越大,说明植酸酶的活性越高。(3)将液体培养基振荡可提高培养液中氧的含量,固体培养基具有固体状态是因为制备培养基时加入了琼脂。(4)将植酸酶与海藻酸钠混合,然后制成凝胶珠,这是利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酶。(5)对比曲线可知,65 时固定化植酸酶的相对活性并非位于最低点,故选 D。5.(2018 课标全国,37,15 分)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 (填“牛肉膏蛋白胨” “MS”或“麦芽汁
10、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 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 。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 (填“菌体快速增殖” “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 (填“菌体快速增殖” “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 。 答案 (1)麦芽汁琼脂 高压蒸汽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菌体快速增殖 乙醇产生 (3)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 CO2,CO2使面包松软解析 (1)常用含葡萄糖较多的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分离培
11、养酵母菌。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菌落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大量能量可用于快速增殖;无氧气存在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 CO2。(3)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可产生 CO2,故用酵母菌制作的面包会变得松软。6.(2017 课标全国,37,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 CO2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 CO2作为碳源,原因是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答出两点即可)。
12、5(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 (填“尿素” “NH4NO3”或“尿素+NH 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 KH2PO4和 Na2HPO4,其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 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 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 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 稳定解析 (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13、体内应含有脲酶;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可用葡萄糖等有机物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既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可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而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 NH4NO3,其他两组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 KH2PO4和 Na2HPO4,这两种物质既可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又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 相对稳定。7.如图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的基本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A.配制培养基 B.灭菌 C.培养(液体培养
14、基) D.划线分离和培养(固体培养基) E.菌种短期保存(1)A 过程配制的是通用的细菌培养基,称为 培养基。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 。对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应该在 B过程的 (填“前面”或“后面”)。 (2)E 过程所需的温度是 。 (3)D 过程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 ,这种分离方法是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4)C 过程培养的目的是 。 答案 (1)LB 液体 渗透压 前面 (2)4 (3)(单)菌落 消除污染杂菌(纯化菌种) (4)菌种扩大培养解析 (1)LB 液体培养基是通用的细菌培养基,LB 固体平面培养基则用于划
15、线分离,氯化钠充当溶质的作用是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调整好酸碱度后才能进行灭菌,若灭菌后再调整酸碱度,又会产生新的污染。(2)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就成了固体培养基,将培养好的菌种置于 4 冰箱中保存。(3)通过划线分离后一个菌体就会繁殖出一个菌落。6(4)为保证菌体的数量,划线分离前一般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菌种的扩大培养。8.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某小组做了相关实验,其基本流程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流程中,物质甲是 。为了体现尿素培养基的分离效果,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基是 培养基,该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 (2)下表中有四种培养基,为了分离出
16、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应采用的培养基是 。 培养基 蛋白胨 葡萄糖 NaCl K2HPO4 酚红 琼脂糖 琼脂 水 尿素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3)制备菌液时,步骤乙的操作是 。 A.灭菌 B.稀释 C.过滤 D.扩大培养(4)为了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数目,接种时宜采用 法。将相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分别接种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基上,在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48 h,观察、比较菌落数,发现对照组培养基中菌落的数目比实验组 。 答案 (1)无菌水
17、LB(全营养)固体 高压蒸汽灭菌 (2)A (3)B (4)涂布分离 37 多解析 (1)题图为从土壤中分离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过程。土壤需用无菌水(物质甲)进行溶解。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时,需设置对照组,该组所采用的培养基为 LB 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使用之前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尿素培养基除以尿素作为氮源外,不能含有其他含氮化合物,蛋白胨和琼脂中都含有含氮化合物。(3)获取土壤悬液后进行梯度稀释,以便进行涂布分离。(4)划线分离和涂布分离均能分离微生物,但是若要统计微生物的数目,应采用涂布分离法。通过涂布分离,将
18、菌种接种到培养基表面,然后将培养基倒置于 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 h 后进行观察,由于自然界中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数量较少,因此,对比后会发现对照组(LB 全营养培养基)的菌落数远多于实验组(尿素培养基)的。79.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酒精灯 培养皿 显微镜 无菌水(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
19、,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J1 和 J4,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 。 8答案 (1)(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4)量与活性 (5)J4
20、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J4 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与分离的相关知识。(1)样品稀释需用无菌水,在培养基中涂布接种时需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2)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一般为 0.1 mL,量过大将导致菌体密度过大而影响分离效果。(3)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试管口粘有培养基易造成杂菌滋生,故应用酒精棉球擦净。(4)纤维素酶活性越大,菌落周围被分解的纤维素量也越大,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也就越大。故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为。(5)发酵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产生较多的热量和有机酸,故应选择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的J4 酶。B 组 能力提升1.(2
21、018 江苏单科,31,8 分)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如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 ,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 灭菌。 (2)取步骤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中将温度约 (在 25 、50 或 80 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
22、有 。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9(4)步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 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 1 000 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 2516 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5 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 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 ,才能达到每毫升 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答案 (1)pH 高压蒸汽(湿热) (2)50 (3)a、b、d (4)氧气 无 3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30 微生物 利用 夯基提能 作业本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