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8 江西名校高三检测)唐太宗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材料反映了唐代尚书省 ( )A.组织整齐严密,是各机构的典范B.在中枢行政机构中位高权重C.掌侍进奏、参议表章D.经常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拟圣旨答案 B 材料中并未论述唐代尚书省的组织架构,故 A 项错误;材料“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说明唐代尚书省位高权重,对国家的发展影响深重,故 B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尚书省的职能问题,故 C、D 两项错误。2.(2018 河北石
2、家庄一模)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丞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秦汉时期,丞相位高权重。到了南北朝时期,“门下”从皇帝的侍从机关发展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皇权加强,故选 C 项。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与史实
3、不符;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丞相并未退出权力中心,故 D 项与史实不符。3.(2019 广西怀化质检)汉书武帝纪记载: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材料反映汉武帝时期( )A.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B.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C.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材D.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2答案 A 材料中“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表明汉武帝加强对地方郡国官员举荐孝廉制度的考核力度,对于察举不力者给予惩罚,说明当时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故 A 项正确;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了中央对地方官
4、员的考核,并不能说明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故 C 项错误;材料表明中央加强对地方官员察举孝廉制度的考核,不能说明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故 D 项错误。4.(2018 湖北黄石高三调研)中国古代正史中有“选举志”,通典中有“选举典”,通志中有“选举略”,文献通考中有“选举考”。这些文献中记载的“选举”功能的实现,在唐以后是通过( )A.竞选 B.推荐C.考试 D.提拔答案 C 根据“选举志”“选举典”“选举略”“选举考”“唐以后”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取士的制度,以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到唐代日臻完善,故 C 项正确。5.(2018 广东六校三联)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
5、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 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监(御史)监察地方;到了汉代惠帝、文帝和武帝时,分别派遣御史、丞相史、刺史监察地方官员。这说明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故选 C 项。秦汉时期,丞相的主要职
6、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如何,故 B 项错误;秦汉时期,监察官虽然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但其官职并不高,故 D 项错误。6.(2019 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3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答案 D 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
7、中并扩大的趋势,D 项正确。材料体现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而不是加强皇权,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而是强调“政事堂”的出现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B 项错误。政事堂原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并不是提升了中书省的法定地位,C 项错误。7.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答案 C 材料中刘邦分封同姓王,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旨在保证刘姓天下永固,故
8、 C 项符合题意。刘邦的做法不仅仅希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更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故 A 项错误;汉承秦制,故B、D 两项错误。8.(2018 课标)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 本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政治文明 历程 单元 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 制度 古代 政治制度 成熟 专制 集权 不断加强 夯基提能 作业 岳麓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7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