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2301103.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23011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2301103.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邢台市第八中学 2018-2019 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第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个,每个 2 分,共 70 分)1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 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 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
2、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3 “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 ,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 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4.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 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 知死?” ,这段对话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儒家思想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积极宣传朴素唯
3、物主义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密切关注社会现实5.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下列体现古代教育全面育人思想的是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 -C.(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 予与何诛?D.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6.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表明他A人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应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4、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 轻死”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 ”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老子的“无为”观点8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施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9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皇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 C法古无过,循礼
5、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10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 主张儒法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11.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12.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A孟子的“仁政”
6、学说 B墨子的“兼爱” “非攻”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3 -13. 墨 子 中 有 关 于 “圆 ”“直 线 ”“正 方 形 ”“倍 ”的 定 义 , 对 杠 杆 原 理 、 声 音 传 播 、小 孔 成 像 等 也 有 论 述 , 还 有 机 械 制 造 方 面 的 记 载 。 这 反 映 出 , 墨 子 A 汇 集 了 诸 子 百 家 的 思 想 精 华 B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科 学 体 系C 包 含 了 劳 动 人 民 智 慧 的 结 晶 D 体 现 了 贵 族 阶 层 的 旨 趣14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
7、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儒,丙一墨,丁一法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15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
8、治的正统思想 B “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16.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天人感应 B大一统 C君权神授 D无为而治17.“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该观点在当时的最重要意义是A.论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正确性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有利于宣传神学思想 D.有利于儒学独尊
9、地位的确立18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教合归儒19 右图为汉画像石“讲经图” ,图片中的“经”应是: - 4 -A 佛经 B 圣经C 五经 D 道德经20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21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
10、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22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23.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 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邢台市 第八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2019012301103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