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课时强化训练20190228352.doc
《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课时强化训练2019022835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课时强化训练20190228352.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强化训练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约 3 8003 500年)考古队队长许宏认为,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讨论,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该文化的族属和王朝的归属问题最终廓清,仍有待于丰富信息文字材料的发现和解读。在这里,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是一种( )A史料实证式的历史解释 B对新的历史现象的理解C对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 D逻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答案:D解析:材料“对二里头文化遗址
2、的讨论,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说明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是一种逻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故 D项正确;材料“仍有待于丰富信息文字材料的发现和解读”说明 A、C 项不符合题意;二里头文化不是新的历史现象,故 B项错误。2(2018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有学者指出:“个体家庭是宗族组织的基本单位,土地公有制是宗族组织的经济基础,宗族组织是家长制家庭的次生形态。 ”这表明( )A宗法制是先秦最基本的政治制度B家国观念出现有利于巩固宗族组织C先秦时期政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D宗族组织是特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宗族组织是在具备了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的前提下出现的,
3、土地公有制是宗族组织的经济基础,联系所学可知,宗族组织的产生受宗法制的影响,因此材料信息表明宗族组织是特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故答案为 D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宗法制,材料所述是在宗法制影响下产生的宗族组织,排除 A项;材料没有涉及家国观念的影响,排除 B项;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20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2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答案
4、:D解析: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D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治” ,排除 A;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C 错误。4(2018安徽省马鞍山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
5、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A廷议制有利于王权加强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材料“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 “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具体体现祖先崇拜,说明宗法文化受到统治者的重视,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廷议制度的作用,A 不正确;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祖先崇拜的重视,但不能说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B 不正确;材料中宗庙祭祀旨在突出皇权的合理性,与尊卑等级秩序无关,D 说法不正确。5(2018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 ,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
6、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答案:C解析: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依据,这体现了儒学的地位, “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并不能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故 A错误;察举之士“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 B错误;“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体现了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说明当时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故 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士族门阀遭到抑制,故 D错误。36(2018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
7、”主管制作“天子之服” ,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材料反映出汉代(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官营纺织业生产规模大,耗资多, 故 C符合题意;A 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B、D 两项均不符合历史史实,故排除。7(2018湖北省鄂东南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联考)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
8、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答案:D解析:根据“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 ,表明汉代采取垄断工商业等手段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发展,这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一致,故 D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工商业,工商食官的局面已经被打破,A错误;材料反映了汉代实行的抑商政策,抑制商业不利于经济发展,B 错误;C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一模)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 “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
9、名正。名正而法顺也” ,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B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C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D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 ,君主“循名责实,察法立威” ,这体现出战国时期维护君权的思想,故 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儒家思想,故 A项错误;这一4思想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故 B项错误;战国时期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是墨家,故 C项错误。9(2018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量检测)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问政及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孟子曾两次来齐,在稷下治学, “游事齐宣王,宣
10、王不能用” ;后来,荀子却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学宫之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孟子秉持性善学说B黄老之学退出历史舞台C荀子忠实儒学正宗D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学者到以道家为核心的稷下学宫讲学,体现了儒道在百家争鸣中出现融合的趋向,D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孟子的性善论观点,A 不正确;B 与史实不符;C 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不在于突出儒学正宗。10(2018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测)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版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板块 农耕 文明 时代 中国 世界 古代文明 形成 初步 发展 _ 先秦 秦汉 课时 强化 训练 20190228352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