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教案20190225261.doc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教案2019022526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教案2019022526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板块 9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阶段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年),中国近代化的新方向阶段政治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经济传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战乱不断,日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压榨,民族工业不断萎缩思想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特征生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2、,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对应学生用书第 6061页)一、北洋军阀统治后期的中国社会(19191928 年)1.政治上(1)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1923 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 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 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年)兴起: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
3、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成就: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2.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颁布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法规,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3.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4.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5.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6.教
4、育: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 年)1.中国共产党的成熟(1)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形成了成熟的党的领导集体: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继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2)过程1935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影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5、基础。3.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1)措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币制改革,提出关税自主的主张。(2)影响: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三、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年)1.抗日战争(1)日本的侵华罪行:制造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研制、使用细菌武器作战;对根据地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实行奴化教育。(2)全民族抗战:1937 年,七七事变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为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3)重大战役淞沪会战: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中日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激战三个月,打破了日本
6、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1938 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堵截日军,取得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4)境外战场:1942 年,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入缅作战。1945 年,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5)抗战胜利的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7、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民族工业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掠夺和战争的破坏,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3.毛泽东思想形成(1)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2)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年)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2)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3)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
8、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解放战争胜利(1)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 年 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 年 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转入战略反攻。(3)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 年 9月至 1949年 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第四阶段渡江战役:1949 年 4月 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3.民族工业:美国商品排挤、官僚资本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等因素,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五、近代后期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与习俗:服饰
9、更加西化;饮食中西结合;婚礼仪式进一步变革。32.交通业: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1920 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3.报刊业: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 新华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4.影视业:20 世纪 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3040 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对应学生用书第 6164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的十四年抗战角度 1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典例 1】 (2016全国卷,30)如图是 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
10、.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解析:D 本题的关键信息为“1932 年”及图案中“抗敌” “十九路军”等字眼。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1932 年,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民族企业在其生产的火柴图案上印有“抗敌” “十九路军”等表明前方将士奋勇杀敌,后方民众全力支持,反映了当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项正确。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材料体现不出,材料中也没有营销方式更新的表现,A、B 两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C 项错误。角度 2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典例
11、 2】 (2018海南卷,9)1938 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的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解析:A 据材料时间信息“1938 年初”,可知决议通过是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由“以军事为中心”树立“重工业的基础” “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可得出这个决议意在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故 A项正确;B、C、D 三项错误。角度 3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典例
12、3】 (2015全国卷,30)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4解析:B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发行“联银券”和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目的是掠夺财富,转嫁战争负担,故 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是在 1938年的“平、津、鲁、豫等地”,属于日占区,不是在国统区,A 项错误;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也不是针对抗日根据地的,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物资管制问题
13、,D 项错误。【思维深化】一、艰难曲折的十四年抗战1.局部抗战:分为两个阶段。(1)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 年 9月至 1932年 12月)。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直接领导和推动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而这一时期,由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侵犯上海,并炮制伪“满洲国” 。在民族危亡面前,东北和上海等地区的爱国军民奋勇抗战,推动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2)局部抗战发展阶段(1933 年 1月至 1937年 7月)。1933 年日军进犯
14、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部分国民党军及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为挽救民族危亡,促成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1936 年 12月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蒋介石政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全民族抗战: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1937 年 7月至 1938年 10月
15、)。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国民党军在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中顽强抗敌,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作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抗日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作战的胜利。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2)第二个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1938 年 10月至 1943年 7月)。1938 年 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民族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国民党一方面坚持继续抗战,并组建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但其抗战在总体上逐
16、渐趋向消极。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承担起全民族抗战主战场的重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中国战区的建立,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3)第三个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1943 年 7月至 1945年 9月)。从 1943年 7月开始,八路军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1943 年 10月和 1944年 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1945 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日,同盟国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 月 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
17、5 年 10月 25日,中国正式收复被日本殖民统治达 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1.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1)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东南沿海省份的工业损失最为严重,许多城市被摧毁,经济损失难以计算。(2)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正是因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才强化了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地位,增加了中国推行民主的困难。2.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5(1)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的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2)促进了内地工业化的发展:内迁的工业虽然远没有战前发展迅速,但改变了原来各地区工业分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板块 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 新发展 教案 20190225261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