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9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时作业20190213171.docx
《浙江鸭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9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时作业201902131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9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时作业20190213171.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后作业 19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 C、N、S 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会形成酸雨C.浓硫酸可干燥 CO2、SO 2、H 2S 等气体,但不能干燥 NH3D.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答案 C解析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石墨、氮气、硫黄,选项 A 正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会形成酸雨,选项 B 正确;浓硫酸能将 H2S 氧
2、化,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H2S,浓硫酸能与碱性气体反应而不能干燥 NH3,选项 C 错误;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选项 D 正确。2.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答案 D解析 D 项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其褪色的原因可能是硝酸的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褪色,但也有可能是硝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
3、应,究竟是哪个原因,还需要实验认证,D 项不准确。3.盛有 O2和 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 O2和 NO2的体积比是( )A.21 B.12 C.32 D.31答案 C解析假设量筒的容积是 VL,盛有 O2和 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二者会发生反应:4NO 2+O2+2H2O 4HNO3,若剩余的气体是 O2,则 NO2完全反应,NO 2的体积 V(NO2)= VL= L,O24512 2V5的体积 V(O2)=VL- L= L,原混合气体中 O2和 NO2的体积比是 =32;若剩余气体是
4、NO,相当2V5 3V5 3V5 2V5于剩余 NO2,根据 3NO2+H2O 2HNO3+NO,剩余 NO2的体积是 3 ,原混合气体体积是 VL,假设不V2=3V2成立;故 C 项正确。24.右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并迅速打开止水夹,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B.NH3(H2O 含酚酞) 红色喷泉C.NH3(FeCl3溶液) 红褐色浊液喷泉D.HCl(AgNO3溶液) 白色浊液喷泉答案 A解析 CO2与 NaHCO3不反应,不能产生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5.两瓶气体分别为 NO2和 Br2蒸气
5、,外观相同,某同学设计了以下鉴别法,其中可采用的是( )用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 加少量 NaCl 溶液 加少量 AgNO3溶液 加少量水后再加适量苯A. B.C. D.答案 C解析 NO2溶于水呈无色,Br 2蒸气溶于水呈橙黄色,可以用氯化钠溶液鉴别(起鉴别作用的是溶液中的水);Br 2蒸气与 AgNO3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氧化氮与 AgNO3溶液反应无沉淀生成;NO 2和 Br2蒸气都有强氧化性,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法不可用于鉴别。6.(2018江淮十校质检)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若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 molL-1,取 10 mL 此混合
6、酸,待反应结束过滤后可得到纯净的 CuSO4溶液,则上述混合溶液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分别为(设反应中 HNO3被还原成 NO)( )A.2 molL-1、448 mL B.3 molL-1、672 mLC.4 molL-1、224 mL D.3 molL-1、448 mL答案 D解析设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分别为 cmolL-1、 VL,10mL 混合酸中含有 n(N )=0.01L2molL-1=0.02mol。O-33Cu+2N +8H+ 3Cu2+4H2O+2NOO-32 8 20.02mol 0.02mol+0.01LcmolL-
7、12VL22.4Lmol-1解得 c=3,V=0.448,故 D 正确。7.有 a、b、c、d、e 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1)a 和 b 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2)c 和 d 混合 产生白烟3(3)c 和 e 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4)b 和 e 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a、b、c、d、e 依次可能是( )A.O2、NO、HCl、NH 3、CO 2 B.O2、NO、NH 3、HCl、SO 2C.NO、O 2、NH 3、HCl、SO 2 D.HCl、CO 2、NH 3、H 2S、CH 4答案 C解析 a 和 b 混合后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 a 和 b 分别为 N
8、O、O 2中的一种;b 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 b 为 O2,a 为 NO;c 和 d 混合产生白烟,则 c 和 d 分别为 NH3、HCl 中的一种;c 通入少量溴水中使溴水变成无色透明液体,则 c 为 NH3,d 为 HCl;e 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 e 为 SO2。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
9、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 D解析图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应为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原因是灼热的碎玻璃促进了硝酸的分解,A项正确;图中的气体可能是红热的木炭促进了硝酸分解生成的,也可能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B 项正确;图中,由于红热的木炭没有插入浓硝酸中,但仍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 NO2为还原产物,C 项正确;图中气体产物中的二氧化碳也可能是硝酸分解产生的 O2与红热的木炭反应生成的,D 项错误。9.将 3.2 g Cu 跟 30.0 mL 10.0 molL-1的 HNO3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 NO 和 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 a mol H+,则
10、此时溶液中含 N 的物质的量为( )O-3A.0.5a mol B.(0.1+a) molC.0.1a mol D.2a mol答案 B解析首先判断 Cu 与 HNO3谁过量,经判断知 HNO3过量,Cu 全部反应,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n(N )O-3=n(H+)+2n(Cu2+),n(Cu2+)=0.05mol,则 n(N )=(a+0.1)mol。O-3410.向 50 mL 稀硫酸与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 H2B.AB 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11、C.所用混合溶液中 c(HNO3)=0.5 molL-1D.参加反应铁粉的总质量 m2=5.6 g答案 D解析注意两点:一是有关金属与硫酸和硝酸组成的混酸反应的计算,需要用离子方程式解;二是综合分析图像各阶段的反应。 OA 段:Fe+4H +N Fe3+NO+2H 2O,AB 段:2Fe 3+Fe 3Fe2+,BC 段:O-3Fe+2H+ Fe2+H2,A、B 错误。由图像可知, n(NO)=0.05mol,根据氮原子守恒,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 0.05mol,浓度为 1molL-1,C 错误。D 项,方法一: OA 段反应的铁为 0.05mol,生成Fe3+0.05mol,AB 段溶解 Fe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19 生产 生活 中的 氮化 课时 作业 20190213171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