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出人头地戴罪立功丰功伟迹风靡一时 B甘败下风歌舞升平诡计多端含辛茹苦 C河清海晏励精图治心心相印以逸待劳 D坐收渔利流言蜚语貌合神离醍醐贯顶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2012年 4月 13日,朝鲜官方宣布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失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自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计划后,中方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一直表示关切和忧虑。 B手机贴膜使得心爱的手机美观耐用,所以很多人买了新手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贴膜,但是,虽然贴膜保护了手机,却会给 “主人 ”
2、带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困扰。 C随着 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刮起了一股怀旧风,让与电影相关的产品近期相当走俏,购物网站中 “海洋之心 ”项链、泰坦尼克船模以及限量版头等舱红酒杯等应有尽有。 D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外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此举目的是通过购买钓鱼岛的程序化,留下历史痕迹。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日前,光明网做了一份 “汉字书写调查 ”: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 ,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我们习惯于每天双手飞快地掠过键盘敲出一个个汉字 ,难道书写真的离我们很遥远了吗?汉字真的变得冰冷了吗 汉字书写在 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 ,两波 “
3、换笔潮 ”,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20世纪 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 ,“硬笔 ”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 ,虽然笔已变种 ,但终究还是笔 ,汉字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 ,“书写 ”传统犹在。到了上世纪 90年代 ,起初是计算机普及 ,继而网络覆盖 ,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 “机 ”换“笔 ”,连 “书写 ”动 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 :键盘上的 “敲 ”,鼠标上的 “点 ”,字库里的汉字就蹦出来 ,省心又省力。 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汉字构成很复杂,每个字都是一小幅画。数据显示:那些书法好的孩子大局观强
4、,脑子也比较活,写字好的人修养更全面,反应也快。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体 ,要想把字写好 ,必须专心 ,必须细致。无形之中 ,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 ,培养了认真的习惯。自古以来 ,中国读书人的审美训练始于练字 ,也是基本的、常规的审美训练。那些字帖都是传递美感的 书法经典。 拯救汉字书写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重视汉字书写训练 ,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 ,向来是从蒙学开始。 “礼、乐、射、御、书、数 ”中 “书 ”这一科 ,包括汉字书写训练。 汉字书写 ,首先是学 ,照着字帖练习书写 ,古人称为 “临帖 ”,现在叫 “练字 ”,一本字帖需反复练习。在练字的过程中 ,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
5、,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笔画有力感 ,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其次书法不仅要从娃娃抓起,也要从爷爷抓起,家长要重视。再有,家长写字好,孩子才会写字好,自己都不练,你怎么让孩子练? 古人说 “字无百日功 ”,只要你练,用不 了 100天,就能有很大提高。 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训练之后 ,就会影响他们一生对书写审美的追求。推而广之 ,也就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小题 1】根据文本,当前汉字书写滑入低谷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6分) 【小题 2】如何理解 “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 ”这句话? 【小题 3】面对现状,我们该如何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5分
6、) 答案: 【小题 1】 两次 “换笔潮 ”悄悄改变我们的书写传统。 20世纪 50年代 “硬笔 ”的普及,将毛笔换为硬笔。 上世纪 90年代,计算机、网络普及, 以 “机 ”代“笔 ”,书写被计算机代替。(每点 2分) 【小题 1】( 4分) 汉字可以使人树立大局观。 修养更全面,反应更快。 培养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认真的习惯。 练字也是最基本常规的审美训练。(每点 1分) 【小题 1】( 5分) 从基础教育入手,重视汉字书写训练。 要学,照着字帖练书写,反复练习。 不仅重视孩子书写,也重视家长的书写训练,形成一种全民练字的良好风气。 书写水平体现个人素养,自当修炼。 书写汉字是对中华文
7、明的传承,理应重视。 (答对 1点得 1分,答对 2点得 3分,答对 3点得 5分) 【小题 1】本 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区域在第二段,第一句话为中心句,后面的句子说明了书写滑入低谷的原因。本题一共 6分,因而至少答出 3点。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区域在第三段,第一句为中心句,筛选其他句,可得出答案:。本题 4分,至少要找出 4点。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区域在第 4、 5、 6段,结合文本中的介绍,简明概括书写的重要性,答对 1点得 1分,答对 2点得 3分,答对 3点得 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1956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
8、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 1956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 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 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 58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 “福安市人民医院 ”字样,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 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 36元工资要顾八张
9、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 “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 ”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了 父亲振振 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 “著名 ”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
10、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织老师和职 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 A8 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这生活的气派
11、,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 一想到 “滑稽 ”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 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罗锅桥走。他步 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 A8 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
12、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选自上海文学 2010年第 5期,有删改) 【小题 1】父亲生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小说最后一段写 万宝山决定还债,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4分) 【小题 3】请统观全文对父亲的叙写,分析父亲形象。 (6分) 【小题 4】本文写了一个还债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6分) 答案: 【小题 1】( 4分)父亲生前生活在一个清贫、被别人鄙视、被家人疏远的环境中。( 2分) 3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邻居的小孩说他借钱不还,家人拒绝和他近距离生活,临终时还要儿子以拥
13、抱的形式确认答应替他还钱的承诺,所有这些,都暗示了父亲生活的环境。( 2分) 【小题 1】 4分)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2分)通过动作写心理:脚步均匀地走, 勇敢地舒展胳臂,表现了万宝山气定神闲,不再纠结。( 1分)化虚为实写心理: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形象地写出了万宝山卸下心理负担后的畅快。( 1分) 【小题 1】( 6分) 要儿子 “无论如何 ”替他把钱还上:表现父亲临终不忘还债的诚信。 “著名 ”的五块钱后,父亲终生再没借过钱;父亲自己生前不还,临终时让儿子亲自还债,给儿辈卸掉压了五十三年的心理包袱:表现父亲在尽最大努力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 让母亲买一个大茄子而不
14、买小茄子:表现父亲节俭到了吝啬的程度。 要求万宝山把女儿放在他身边照顾:表现父亲心疼儿孙的慈爱 。 张开胳膊的形象促使儿子坚定地去还债:表现父亲的行为和心理对后代有重要影响。 总之,父亲是一个节俭、慈爱、守诚信、有尊严、行为对后代有重要影响的老人形象。 【小题 1】( 6分) 父亲临终还债,儿子战胜卑怯还债:表现人们应恪守诚信美德。 父亲知道因自己欠债未还导致儿子赊不到冰棍后终生再没借过钱;表现人要有尊严,人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 方宝山几乎不能面对与李家再次比出的巨大差距:表现社会应给穷人更多的机会,努力让大家共同富裕。 张开胳臂的动作对方宝山影响巨大:身教胜于言传。 【小题 1】本题变向的考
15、查鉴赏 作品的形象。文中的父亲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因而会产生一种特定要性格。环境影响性格,性格对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好的表现手法有助于使人物更加生动、丰满。脚步均匀、舒展的动作展示了其轻松的心态。嘎巴巴用语生动,形象。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形象。仔细筛选,文中写父亲的语言较多,每点 1分,答对四点得 6分,无情节分析不给分。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所以有了临终还债的故事,但由于当时的特定环境,他没能及时还债,因而有了这样一个感人 的故事。结合原文进行筛选,每点 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
16、文字,完成小题。 “打而不痛 ”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 3月 17日,教育部公布消息说,目前已经抓获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教育部要求认真核查试卷,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强化复试考核,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对此,网上一些富有 “同情心 ”的人质疑:考试作一次弊,就开除学籍和上了失信 “黑名单 ”,终生都受到不良影响,对于这些多数尚未出校门的孩子,处罚是否 “过于残忍 ”了? 尽管考研作弊的考生是少数,但如果他们得逞或败露后不受到严惩,对绝大多数认真 学习和诚实考试的孩子来说,既有失公平公正,也是更大的 “残忍 ”。还会形成不良的导向,如 “处罚 ”不够,作弊者的侥幸得手会刺激更多的人
17、铤而走险。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基本要素。诚信意识的树立,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比个人修养更必须。有些老外在本国即使没车没人也不会闯红灯,以前都解释为其修养和习惯好,可同样是这些老外,他们到中国来很快就学会了闯红灯,这里就有一个 “敢与不敢 ”的 “违法成本 ”问题。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有不少在诚信和质量上如雷 贯耳的著名国际品牌在本国是不敢弄虚作假的,可到我国却屡屡失信。没有对失信 “打痛 ”的制度,仅靠个人或企业的 “诚信自修 ”,是很悬的。 我们必须这样狠。因为,实践不断证明,如果不用法律的铁腕和完善的制度把
18、失信者都打痛打怕了,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形成 “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 ”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者 “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 ”,凭什么让人们相信在如今 “陌生人社会 ”的 “短暂性关系 ”里坚守诚信而仍会得到公平对待而不吃亏?凭什么使对所有人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诚信滑坡问题解决的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说得狠,却下手软,漏洞多,处罚不到位。 就拿教育部门来说,类似这次重拳痛打考试作弊的措施,其实也不是新招,前几年就有,可真正落实了吗?有威慑力吗?如真有,这次即使有人违
19、法泄露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大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 “坦荡荡 ”地做买家吧? 而泄题的考研辅导公司竟敢公开拿此做营销卖点,这可是 “重拳痛打 ”诚实守信的广大考生了,同时,也是在讥讽所有还有些诚实和良心的人们。如此种种,再不痛打, 如何了得? (选自 2012年 3月 21日扬子晚报) 【小题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6分) 【小题 2】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当前为什么对失信者的打击 “我们必须这样狠 ”? (6分) 【小题 3】你认为如何确保国民诚信的不滑坡? (6分) 答案: 【小题 1】( 6分) 首先,从教育部对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事件严肃处理入手,论述对此类不诚信现象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淮安市 高三第 四次 调研 测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