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 “有学问的笨伯 ”,在中国便可称为 “两脚书橱 ”或 “冬烘先生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
2、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 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 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 “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
3、 ”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 “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 ”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 肥皂泡 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 探照灯 ,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
4、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 ,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筋,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原文有删改) 【小
5、题 1】文中第 段 “有学问的笨伯 ”具体指哪一类人?( 4分) 【小题 2】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其作用。( 4分) 【小题 3】第 段中加点的词语 “肥皂泡 ”、 “探照灯 ”在文中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4分) 【小题 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以下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 “学问和智慧 ”。( 4分) 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节选自季羡林成功) 答案: 【小题 1】学问渊博( 2分), 但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
6、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圈子的人( 2分)。 【小题 2】运用事实论证,举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的事例,论证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的论点,从而是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小题 3】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探照灯:形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 【小题 4】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我们平日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勤奋刻 苦,多学知识和本领,并在生活中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文章观点 2分,自己的感悟:勤奋学知识,灵活用知识
7、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 “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句话可得到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 段举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的事例,是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证明了分论点: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运用举例论证能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具体。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尽管可以五光
8、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理解肥皂泡的含义;说出 “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的含义,即按照灯的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文的观点是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再结合材料中的 “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进行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23分) 牵牛花:最美的花 林少华 我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呢?说出来你有可能不信:牵牛花。我尤其喜欢
9、晚秋山坡上野生的牵牛花和故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 时下正是晚秋。十一月都过去了三分之一。十多天前还满树葱茏神气活现的刺槐,现已形销骨立只剩几枚叶片了,犹如举着降旗的残兵败将。就连一味疯长的野草也已乖乖缩回自己固有的领地,蔫了,黄了,枯萎了。惟独牵牛花不同。深紫的,浅蓝的,粉红的,条纹的,仍开得生机蓬勃顾盼生辉。 有的 “唰 ”一下子在荒草地绽开无数多情的笑靥,有的 “忽 ”一下子蹿上枯枝擎起高傲的喇叭,有的在路旁沙地上绣出斑斓的图案 。后来,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山坡中间由石块和青砖砌成的半堵残墙上面。墙上的爬山虎没了叶片,只剩几条细蔓紧紧攀附不动,如老人手背上的几根细 筋。墙根的芒草也已无精打采。
10、却见四五朵红蓝两色的牵牛花在残墙上开得正艳,薄薄的花朵在清冷的秋阳下抖出妩媚的光彩。枯黄与娇艳, 残缺 与圆满,寂灭与生机,刚与柔,厚与薄,重与轻 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更和谐的对比与反差吗?我一时忘了移步,默默凝视良久。谁都知道牵牛花是生命力脆弱的花。盛夏时节,太阳出来两三个小时一支支小喇叭就合拢起来。而就整个植株来说,生命力却又那么顽强。 正如故乡的母亲说的: “这花可能开了,能开到老秋 ”(老秋是土话,晚秋) 开不到中午的牵牛花却能开到晚秋。 是的,我所以喜欢牵牛花,也和故乡有 关。 小时候好几年是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奶奶特别喜欢牵牛花。每到入夏时节,茅屋小院的木篱笆就爬满五颜六色
11、的牵牛花。牵牛花比人醒得早,人还没睁眼没张嘴,牵牛花就悄悄张开嘴巴,张成一个个玲珑剔透的小喇叭。薄薄的,颤颤的,嫩嫩的,艳艳的,真想上去吻一口,用舌尖把上面晶莹的露珠舔进嘴里。那是真正的花篱。花篱外面跑着叫着七八只芦花鸡和三五只白鸭,花篱里面有一排金灿灿的向日葵,有好多架黄瓜和两三垄西红柿。奶奶屋梁上悬一个不大的柳条篮,奶奶每每从篮里摸出小红灯笼似的西红柿给我。记得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毛柿子的西红柿, 桃形,不大,顶部有尖,毛茸茸的,咬一口能甜得人发抖。奶奶自己却不舍得吃,笑眯眯看着我狼吞虎咽。对了,篱笆西端有一棵不高的杏树,牵牛花在篱笆上爬不开了,就爬到杏树上去。杏熟的时候,嫩黄色的杏有的贴着牵
12、牛花,有的在牵牛花下捉迷藏。它们当然逃不过奶奶的眼睛。奶奶拎个小筐摘下来,等我放学回来吃或第二天塞进书包让我在上学路上受用。那时不比现在,艰苦岁月,贫穷乡间,有杏吃已经美上天了。 这么着,看见牵牛花,眼前有时就浮现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奶奶慈祥的面影,甚至嗅出嫩黄瓜的清香,舌底生出毛柿子和黄杏那甜甜黏黏的汁液,心 头泛起悠悠忽忽的乡愁 或许你认为权倾一时是幸福,金榜题名是幸福,富甲一方是幸福,扬名海外是幸福。但对于我,最幸福的,莫过于夏日清晨从爬满牵牛花的山坡或木篱间走过。 (选自中国海洋大学报,有删改) 【小题 1】细读第 段,找出 “枯黄与娇艳,残缺与圆满,寂灭与生机 ”中的 “残缺 ”具体
13、指代的内容,仿照例句,填在下面的空格上。(要求: 每一点不超过15字 )( 6分) 槐,形销骨立只剩几枚叶片; ; ; 。 【小题 2】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 段画线句 “正如故乡的母亲说的: 这花可能开了,能开到老秋 ”的作用。( 4分) 【小题 3】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品析。( 4分) 有的 “唰 ”一下子在荒草地 绽开 无数多情的笑靥,有的 “忽 ”一下子 蹿 上枯枝擎起高傲的喇叭,有的在路旁沙地上 绣出 斑斓的图案。 【小题 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 段中 “我 ”为什么 “尤其喜欢晚秋山坡上野生的牵牛花和故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 ”( 4分) 【小
14、题 5】结合文章第 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幸福观。( 5分) 答案: 【小题 1】( 2) 野草已乖乖缩回自己固有的领地;( 3)爬山虎只剩几条细蔓紧紧攀附不动;( 4)芒草已 无精打采。(意对即可) 【小题 2】( 1)引用母亲的话印证了牵牛花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 2)引起下文对故乡和奶奶的美好回忆。 【小题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秋时牵牛花开得 生机蓬勃、顾盼生辉 的特点( 2分),也表达了 “我 ”(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 1分)。 【小题 4】( 1)是因为牵牛花生机蓬勃,美丽可爱,生命力顽强,带给 “我 ”美丽的生命感悟( 2分);( 2)故
15、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让我忆起慈祥的奶奶及其对我的疼爱,亲情的温暖,勾起 “我 ”悠悠的乡情。( 2分) 【小题 5】( 1)文章结尾透露了作 者眷恋故乡,淡泊名利,爱慕自然的情怀,对淳朴天真、闲适快乐生活的追求。(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 3)亲近自然,欣赏美丽田园风光,不为名利所累,享受闲适恬淡的生活,就是最美的幸福。(文章第 段观点 2分,生活实际 1分,自己的幸福观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 “就连一味疯长的野草也已乖乖缩回自己固有的领地,蔫了,黄了,枯萎了 ”“墙上的爬山虎没了叶片,只剩几条细蔓紧紧攀附不动 ”, “墙根的芒草也已无精打采 ”这几句话仿照例句的
16、形式,写出合适的答案: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 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母亲的话之前有这样一句话: “而就整个植株来说,生命力却又那么顽强 ”,显然母亲的话是为了说明牵牛花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同时又引起下文对故乡和奶奶的回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句子进行赏析首选角度是修辞。 “蹿 ”“绣出 ”这两个动词是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秋时牵牛花开得生机蓬勃、顾盼生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回答拟人修辞的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 感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南通市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