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组中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果 脯 /胸 脯啮 噬 /牙 齿 堵 塞 /闭目 塞 听 B复 辟 /辟 邪梁山 泊 /淡 泊 明志 钥 匙 /北门锁 钥 C积 攒 /攒 聚 和 稀泥 /和 衷共济 诘 责 /诘 屈聱牙 D牲 畜 /畜 牧独 角 戏 /勾心斗 角 肥 胖 /心宽体 胖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 2014年申遗的 “中国大运河 ”,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
2、。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 “艾琳 ”( 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 27日早 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 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南帆 文学越来越简单的一个重要迹象是,一些作家如此热衷于将复杂的世界塞入喜剧结构,似乎周星驰的鬼脸足以打发生活之中的所有难题。历史的武侠化与武侠的情爱化,许多作
3、家操持这种有效的 “减法 ”对付庞杂的历史。对于 20世纪 80年代的启蒙主义文学来说,历史之诡异与复杂的人性曾经是一个扰人的重大主题。然而, 20年后,作家宁可用点穴、多角恋爱或者嬉皮笑脸解决问题,这个转折可以令人喟叹再三。 我企图指出的是,文学之中的价值判断、观念、意识、情绪 总之,文学之中的内心生活越来越简单了。没有矛盾,没有含混和犹豫,没有快感和厌恶混杂的 模糊地带,也没有激烈之后的恐惧、后悔或者怜悯。商场里的窃贼令人痛恨,然而,当窃贼被捆在柱子上遭受众人的痛殴时,会不会有心肠一软的时刻?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再进入文学。所有的人物内心都是一条笔直的单行道,他们旋风般地扑向情节和主题的终点
4、,兴高采烈地凯旋于大结局。这就是我们与经典作家的距离了。 对于众多遭受欺凌的底层小人物,鲁迅的内心交织了多种情结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论是祝福、孔乙己还是阿 Q 正传,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像是这些小说成为杰作的理由。我们记得,文学始终保持了一个同情弱者的传统。同情,关怀, 尊重,甚至在某些时刻的景仰 这就是文学的复杂。无论如何,文学必须对内心生活的空间及其复杂多变做出充分的估计。各种带有“主义 ”的大概念管辖不了一个人抽什么牌的香烟,大衣上的纽扣是什么颜色;越来越普及的科学知识管辖不了一个人的步态以及喜欢京剧还是昆剧;威严的法律也管辖不了一个人失恋的时候是大声哭泣还是拼命吃冰淇淋。总之,无数的生
5、活细节闪烁出奇特的面目,这个庞大的生活区域交付给纤细而又敏感的内心。文学负责记录内心,记录这里的潜流、回旋、聚散以及种种不明不白的波动和碎屑。 某些时候,这一切可能在历史之中汇成一个醒目 的潮汐;另一些时候,复杂的内心生活仅仅是历史边缘的回流,甚至仅仅是历史不得不偿付的代价。但是,这个区域顽固地存在,这个区域的意义只能由文学显示。 至少在今天,鹿鼎记恐怕比红楼梦更受欢迎。展颜一笑难道不比以泪洗面或者看破红尘有利身心健康吗?文学又有什么必要那么复杂呢?文学何必多事地揭开所谓的内心生活,增添各种杂音呢?文学的答复是,内心生活始终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没有进入人们内心的历史又有多少意义呢?无视复杂的价值
6、观念、意识、情绪,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者法学家得不到历史的完整答案:,每秒运算 1000万亿次 的超级计算机亦无能为力。如果文学放弃责任,如果文学杜撰的悲欢离合仅仅是一些玩笑般的游戏,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会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缺口。 【小题 1】经典作家在文学中所表现的复杂的内心生活有哪些表现?( 6分) 【小题 2】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6分) 【小题 3】作者为什么要批判 “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 答案: 【小题 1】( 1)、表现内心的矛盾、含混和犹豫。( 2)表现多种混杂的情绪,如快感与厌恶交织在一起、激烈之后的恐惧、后悔或者怜悯。( 3)人物的内心发展是曲折的、多
7、向的,逐渐地表现情节和主题。( 4)作家对小人物怀有复杂的情感,包括同情、关怀、尊重、景仰等。( 5)充分地表现出内心的生活空间及其复杂多变。(每点 1分,答全再加 1分。) 【小题 2】( 1)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文学负责记录的内心生活,可以在生活中真实流露, 充分表露 ,表现得十分明显; 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 2)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真实的、复杂的内心生活不能完全成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 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影响对生活的感受,这种认识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感受是独特的。 ( 3)文学有责任来表现各种人的真实、复杂的内心生活,这是文学的特殊 功能及意义所在。 【小题 3】(
8、 1)、当前许多作家热衷于将复杂的世界塞入喜剧结构,以此来对付历史之诡异与复杂的人性。( 2分)( 2)、经典作家的作品都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2分)( 3)内心生活始终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无视复杂的价值观念、意识、情绪,历史就没有意义。( 2分)( 4)、如果文学放弃表现人物内心复杂性这个责任,那么,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会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缺口。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答题的核心是第二节的结尾句 “这就是我们与经典作家的距离了 ”,而前面整节文字都列举了非经典作家作品中的特点,没有 xx,没有 xx。那么在解答时,只要将这些内容反面生成就行了。 考点:考查学生筛选和分析重点信息的能
9、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有学生可能答成: 1、没有矛盾,没有含混和犹豫,没有快感和厌恶混杂的模糊地带,也没有激烈之后的恐惧、后悔或者怜悯。 2、所有的人物内心都是一条笔直的单行道,他们旋风般地扑向情节和主题的终点,兴高采烈地凯旋于大结局。 3、鲁迅的内心交织了多种情结同情,关怀,尊重,甚至在某些时刻的景仰 这就是文学的复杂。 4、文学必须对内心生活的空间及其复杂多变做出充分的估计。这些都不对。 【小题 2】试题分析:解题要 点:一、换掉代词 “这一切 ” 内心世界的潜流、回旋、聚散以及种种不明不白的波动和碎屑, “这个区域 ” 内心世界;二、换掉比喻词 “醒目的潮汐 ” 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潮流
10、, “边缘的回流 ” 无关紧要的思想动态;三、变换句式, “只能由文字显示 ”“ 文学必须记录这些内容 ”,再加以整理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整点句子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解题功底和清晰的解题思路。 【小题 3】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作者阐述的于 “文学 ”,尤其是 “经典作家 ”部分内容相关的文字,加以筛选就可以得出作者撰文 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理解写作目的,分析作者的价值观。 点评:难度一般,抓住每一部分中肯定的部分文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走出沙漠 沈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
11、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 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 。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
12、: “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 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 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绝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 “你们 ” “少罗嗦! ”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 “快把水壶给我们。 ”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 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 “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
13、继续说: “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 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 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
14、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队员郁平叫道: “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 “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从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 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 ”我把胸前的水壶摘
15、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 “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 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小题 1】 “水壶 ”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
16、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2】有人说, “肇教授 ”虽然在小说中自始至终没有正面出场,但他却是真正的主人公,你认为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4分) 【小题 3】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设置悬念这一表达技巧,试作简要概述,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4分) 【小 题 4】你从这篇小说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述。( 6分) 答案: 【小题 1】线索作用,用 “水壶 ”串联起明暗两条线索 (或说 “两个故事 ”),肇教授与 “我 ”的故事和 “我 ”与其他几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关联起来; (2)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 “水壶 ”叙事,考察队员的品格由生死攸关时的一壶“水 ”得以显现; (3)制造
17、了一个意料之外的 “悬念 ”,揭开了 “水壶 ”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 【小题 2】虽然 “肇教授 ”自始至终没有正面出场,但作者却是把聚焦点一直投射在他的身上的。 肇教授的那种以已之死换来他人之生的 精神境界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考察队在沙漠中迷路后,由于干渴难耐,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此时,肇教授首先想到的是队员, “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 ”,而自己却倒下了。 肇教授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他的强烈的责任心和聪明智慧也是小说表现的重点。考察队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在面对死亡威胁时,他想出了用装满沙子的水壶假装为一壶水的主意来
18、坚定大家的信念,让大家最终走出沙漠,从而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 【小题 3】作者把肇教授的死因和把没有水的水壶传给我的情节挪移了出来 ,放到故事后面才快速补出,这就制造了情节上的空白和叙述上的悬念,使故事出现了真相突然展示的情节突变,而且造成了读者对这篇小说真相的强烈期待,并感受到肇教授身上体现出的巨大的人格力量,同时也让读者感悟到人的意志的强大力量,使作品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小题 4】 (1)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 (2)从肇教授设计安排 “一壶水 ”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
19、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 下都需要的。 (3)从孟海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 (4)从 “我 ”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 【小题 1】试题分析:对于 “水壶 ”,首先它是贯穿小说始末的一个物象,因此,具有线索作用;其次,水壶是整个小说中矛盾的焦点,整个故事就是围绕它设计和展开的;小说的最后, “水壶 ”的面纱被揭开,和开头的神秘形成强烈反差,在故事情节上是典型的 “设悬念 ”和 “揭谜底 ”式的架构;最后, “水壶 ”还是种种复杂 人性
20、的投射:在肇教授那里,它是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和智慧,在 “队员 ”那里,是危难时的个人利己主义,在我这里,则是一种坚守和责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学生中特定物体作用的辨析能力 点评:难度一般,抓住小说的核心内容分析,能答出大部分内容。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设置很好,考查学生整体体悟小说的能力。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人物、故事情节,其中人物是核心,一切的构架都必须由人物的设置来完成。就任一篇小说来说,我们判断小说的主人公的标准是看这个人物能不能集中表达作者要表达的某种价值观或者某种人生态度,社会情感。根据 这一点,我们就能推断,本文中的肇教授就是这样一个集中体现作者美丑观念,体现作者情感倾
21、向,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集合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小说主人公的能力。 点评:难度较大,但是细读文章,注意核心要件 “水壶 ”的来源,学生能分析出要点。 【小题 3】试题分析:悬念的目的和手段其实是一致的,目的是引人入胜,手段是暂时隐去,待机会成熟时呈现,更你产生恍然大悟之感。一般的小说都是这样架构的。另外,小小说要求 “杯水现波澜 ”,短短的篇幅,情节是不能大幅展开的,这也要求作者在情节设计上更加经济,更加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 生对悬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点评:难度不大,学生依据文本,简析情节的顺序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思路应该分为三点:一、故事本身的启示;二、故事中各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泰兴市 上学 期期 调研 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