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190220318.doc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1902203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190220318.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9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课文,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2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略写相结合的写法。难点通过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有一位年长的妇女一直陪伴着他,她对鲁迅倾注了
2、无微不至的爱,这位妇女,就是鲁迅一直没有忘却的长妈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认识这位长妈妈。二、知识小窗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2写作背景1926 年 3 月 18 日,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避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旧势力的排挤,境况十分晦暗。但是,他没有因此灰心、沉沦,而是拿起笔坚持写作,散文集朝花夕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本文是第二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2阿长相处的一段
3、生活。本文写于北京寓所,发表于 1926 年 3 月 25 日莽原半月刊上。三、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2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1)共写了 7 件事:常喜欢切切察察。限制“我”行动。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长毛攻城时护城。谋害“我”的隐鼠。为“我”买山海经。重点写为“我”买山海经。(2)对她不好的习惯,“我”最先的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
4、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长妈妈”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不同称呼,标志着不同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为,作者用的是抑笔,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题目其实标示文章运用到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阿长”与山海经联系起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和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 45 岁时作者的口气,适宜用“阿长”来称呼,而且“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四、课文精读1认真阅读课文,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山海经 课时 教案 新人 20190220318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