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自测•基础达标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新人教版必修22019022254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自测•基础达标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新人教版必修22019022254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自测•基础达标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新人教版必修220190222547.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课时自测基础达标1.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解析】选 D。本实验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要测出以后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就足够了,选项 A 错误;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整数倍,否则,功的数值难以测定,选项 B 错误;小车运动过程中
2、会受到阻力,只有使木板倾斜到一定程度,才能减小误差,选项 C 错误;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然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选项 D 正确。2.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1)按如图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 M=0.20 kg,钩码总质量 m=0.05 kg。(2)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 f=50 Hz),打出一条纸带。(3)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 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 0
3、点距离分别为 d1=0.041 m,d2=0.055 m,d3=0.167 m,d4=0.256 m,d5=0.360 m,d6=0.480 m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 0 点到打下第 5 点合力做功 W=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第 5 点时小车的动能 Ek=_(用相关数据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 5 点时小车的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 Ek=0.125 J。 2(4)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
4、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解析】(3)若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的合力,则 F 合 =mg=0.5 N,从 0 点到打第 5 点时水平位移 x=d5=0.360 m,所以 W=F 合 x=0.50.360 J=0.180 J。打第 5 点时小车动能 Ek= M ,v5= ,式中 t 为 5 个时间间隔,即 t= ,故6-42 5Ek= (d6-d4)2。2200(4)钩码向下加速运动时,细绳的
5、拉力比钩码重力小,且钩码质量越大,这种差别越大,所以 A正确;本实验应平衡小车的摩擦力,这样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才近似等于小车动能的改变量,若未平衡摩擦力,误差会很大,所以 B 正确;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对纸带的有效使用有影响,对探究功和动能变化关系没有影响,故 C 错误;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测量时有误差,但是误差不是很大,故 D 错误。所以 A、B 选项是正确的。答案:(3)0.180 (d6-d4)2 (4)A、B22003.(2017江苏高考)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 M=200.0 g,钩码的质量为 m=10.0 g
6、,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Hz 的交流电。导学号 380260783(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_。 (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某一点为 O,依次每隔 4 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 x,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v,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 v1=_m/s。 (3)将钩码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g 取 9.80 m/s2,利用 W=mgx 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 W。利用 Ek= Mv2算出小车动能 ,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 E k。12计算结果如表所示。W/
7、10-3 J 2.45 2.92 3.35 3.81 4.26E k/10-3 J 2.31 2.73 3.12 3.61 4.00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 E k-W 图象。(4)实验结果表明,E k总是略小于 W。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 F=_N。 【解析】(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纸带上的点迹等距均匀。4(2)v1= 10-2 m/s=0.228 m/s。(3)如图所示(4)对钩码有 mg-F=ma,a=10-2 m/s2,联(
8、4.81+4.35+3.89)-(2.50+2.98+3.42)(30.1)2立解得 F=0.093 N。答案:(1)小车做匀速运动 (2)0.228 (3)见解析图(4)0.093【补偿训练】1.(2017北京高考)如图甲所示,用质量为 m 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5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在不挂重物且_(选填选项前的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物理 第七 机械能 守恒定律 课时 自测 基础 达标 76 实验 探究 速度 变化 关系 新人 必修 220190222547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