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和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把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与动作,鉴赏对比的表现手法,进而领会人物思想;品味文章简练的语言之美。 3、情感价值观:学习孔子勇于担当并执着不辍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 难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简练的语言之美。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指导归纳 研讨分析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图片展示)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导入:远古时代,天柱断折,九州崩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灭,大水浩大而不止,猛兽攫
2、噬善良的人民,恶鸟抓取老弱的百姓。这个时候,有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并砍下大龟的脚作为天柱,还积聚芦灰来治理洪水。女娲补好了苍天,立好了天柱,诛灭了兴风作浪的水怪,使天下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完成自己必须担当的命运。在神话传说中,还有些勇于担当重任的人,如后羿射九日,下除猛兽以拯救百姓;大禹为治理洪水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是这种文化人格的典型代表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具体感受这种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二、自主学习(复习)之前我们学习过子路篇,下面请同学为我们介绍什么叫论语 ,以及完成这篇文章的注音。论语 ,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3、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 、 中庸 、 孟子合为“四书” 。 论语共 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两三个字。2请同学为我们梳理字音(沮、耰、蓧)三、背景介绍 解题: 意思为: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有德政,我就不会参与变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虽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仍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表现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应 1、不避嘲
4、讽,积极入世 长沮:嘲讽 桀溺:不屑 2、批评隐士:不仕无义 丈人:不满 (明确衬托手法及孔子精神的伟大) 下面我们重点选讲二四则内容,先来看第二则,由于课下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帮我梳理下文意。文意梳理完之后,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思考:1、 “辟人之士” 、 “辟世之士”分别指谁?2、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不避嘲讽,积极入世 长沮:嘲讽(是知津矣:意思是你孔子周游列国,栖栖遑遑地四处奔走,难道还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吗?他对孔子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表示嘲讽) 桀溺:不屑(桀溺说子路与其跟随孔子这样常常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和的人,四处奔走,不如跟随像自己一样的出世隐士,还有再加上桀
5、溺耰而不辍的这一动作,显示出他瞧不起孔子师徒人生选择的神情) 3、孔子为何“怃然”?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孔子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反驳桀溺,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二是因为天下越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有这种改变混乱局面的责任。 可见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下面我请五位同学来为我们分角色朗读这则内容,在人物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各自的形象。3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四则内容,也请同学先来帮我们梳理文意,我们再一起探讨两个问题。 思考: 1、丈人如何评价孔子 四体不勤,五
6、谷不分,可见其对孔子师徒的行为也是不满的。 2、子路是如何评价荷蓧丈人的?(不仕无义) 3、从荷蓧丈人的言谈来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荷蓧丈人的言谈来看(见其儿子焉) ,他知道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可废弃的,但他隐居耕种,说明他废弃了君臣之义。 第四则: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子路所作的总结也就是孔子的观点。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7、孔子改变无道社会的那一套主张没法推行,他早就知道,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三、出示幻灯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加深学生对孔子精神理解(下面这几则内容表现孔子周游列国的艰辛,但孔子为了宣扬他的仁礼思想,改变这无道的社会,一直在不懈坚持着) 1、 孔子贫且贱。及长,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翻译: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天下 有道 教案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