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2、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下表反映了 1949 年和 1998 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表中信息直接反映出山东A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B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C教育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D经济发展带动了教育投入2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报刊,随处可见的
3、是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艾明之的作品怎样歪曲了工人阶级的面貌、斥丁玲的反党罪行、-部明目张胆为资本家捧场的作品之类的批判文章。这类文章A严格执行了“双百方针”的政策B简单地把艺术贴上阶级斗争标签C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学作品的宗旨D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十年文化浩劫3小明在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红言颂”演讲比赛中,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小明的演讲拟个标题A百花齐放B百家争鸣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科教兴国4下图为 2
4、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画家俞云阶创作的小先生,教妈妈识字.该作品A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征B代表了新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C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5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38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 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2年 国难时期教育宗旨难时期需要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教有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A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B“双百”方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C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D人才培养标准以西方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6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 年记载,1952 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前后校数变化如下: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A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B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C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D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7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时间 197
6、7 年 1979 年 1984 年 1988 年 2008 年 2011 年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B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C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82017 年,第三届大数据博览会在贵阳召开,活动包括开幕式、高峰对话会和电商峰会、77 场论坛、6 万平米展览、1 场大赛以及 156 场系列活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临峰会致辞。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郭台铭、德里克阿博利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人物出席并主讲高峰对话。贵州大数据的发展反映出A当今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B大数据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最主要
7、方向C抢占科技制高点是贵州发展的法宝D杰出企业家在科技进步中其决定作用92011 年 6 月 9 日,2011 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全国总体就业率为 89.6%。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代大多数企业最缺的人才就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对于这种现象,你的理解是社会存在认为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偏见国家应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企业要注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应面向市场ABC3D10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
8、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B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1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高等教育出现这一繁荣景象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C实行改革开放D经济迅速发展12下表是 2006 年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它反映出的问题是项目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 万人专利拥有量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 5%以下美国 德国 日本创新型国家70%以上1760件1750件15
9、00件中国 39%以上 50%以上 10 件A科技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B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C世界经济格局已是美日欧三足鼎立D对外技术依存度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速度131950 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 年 8 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A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招揽中国人才B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C祖国强大提升了留美学生的地位D美国向新中国释放外交善意14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
10、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是A“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C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D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51980 年,中断 17 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 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 42 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B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C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16一位美国
11、科学家指出,1960 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 90%是在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 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4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1720 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 1904 年、1912 年、1936 年和 1956 年。颁布于 1936 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
12、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18如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 1977 年 1979 年 1984 年 1988 年 2008 年 2011 年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录取率与经济发展完全一致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19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 年至 1956 年 4 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 100 项,1956 年至 1957 年有 400 项。1958
13、年 8 月 1 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 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 3406 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 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 981 项。这表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201958 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 公顷)产36956 斤(18478 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
14、愿望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流行语,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面是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选出的改革开放背景下,1979 年的一组流行词语。流行语 词语介绍1哥德巴赫猜想 一篇介绍陈景润事迹报告文学2科学的春天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稿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4拨乱反正成语,“拨乱世,反诸正”。意指整顿混乱,使之回复正常55平反 纠正历史错误或政治结论
15、的行为6恢复高考特指结束“文革”十年动乱,恢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7伤痕文学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8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的纪念碑,改革开放的转折点9小岗村 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10望乡 一部日本老影片结合材料并所学中国史的知识,围绕“改革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材料一 欧洲进入近代时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15、16 世纪是“序幕”;17 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 世纪最为关键为 19 世纪资本
16、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欧洲文明扩张史序材料二 正当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刚刚开始蔓延,形成巨大冲击之时,一场更大的变动在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少数几个国家又悄然到来了,它更加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电力、石油和钢以及更小化学物质又加入了人类物质生活,世界以更快的速度向一起靠拢,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在少数国家聚集,倾斜的世界更加倾斜,现代工业也开始伸展身躯,成为一个真正的巨人。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材料三 2012 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设立“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七 单元 现代 中国 科技 教育 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