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必刷题.doc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必刷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必刷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考点八十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按如下方案可从样品粉末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A,下列每步实验所用装置、操作都正确的是【答案】B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 操作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 KMnO4分解产生的 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 MnO2制备纯净干燥的 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 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2 -【答案】D3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在溶液中加入稀 NaOH 溶液后,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NH
2、4B 将混有 HCl 的 Cl 2 通入饱和 NaHCO 3 溶液中除去 HClC 为区别 KCl、AlCl 3 和 MgCl 2 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D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答案】C【解析】A.稀溶液中发生 NH4 +OH-=NH3H2O 反应,几乎没有氨气放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蓝,不能检验 NH4 的存在,故 A 错误;B.HCl 、Cl 2都能和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去 Cl2中的 HCl,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中的 HCl,故 B 错误;C.NaOH 和 KCl 溶液不反
3、应,所以二者混合无现象;由于 Al3+3OH-=Al(OH)3,Al(OH) 3+OH-=AlO2-+2H2O 反应发生,所以二者混合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由于 Mg2+2OH-=Mg(OH)2反应发生,所以二者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消失,其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鉴别,C 正确;D.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所以和水混合时在水的上方,有机层应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 D 错误。4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制取物质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做
4、 H2还原 CuO 实验时,先通 H2流后加热 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3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H 4、C 2H4、C 2H2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A B C D 全部【答案】D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 1 装置作为制取少量二氧化硫的尾气吸收装置B 用图 2 装置进行二氧化碳喷泉实验C 用图 3 装置进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实验D 用图 4 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答案】A【解析】用图 1 装置作为制取少量二氧化硫的尾气吸收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故 A 正确;二氧化碳溶解度小,不能用图 2 装置进行二氧
5、化碳喷泉实验,故 B 错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 C 错误;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低进高出,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处,故 D 错误。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 - 用图 1 所示装置从 Fe(OH)3胶体中过滤出 Fe(OH)3胶粒 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发掉 CuCl2溶液中部分水制得 CuCl22H20 晶体用图 3 所示装置从 CH3OH 与 C4H9OH 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甲醇用图 4 所示装置从 C2H5OH 与 C2H5OOCCH3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用甲装置实验室制取乙炔 乙装置下层 CCl4、上层水漏斗在 CCl4层,吸收
6、HCl 气体用丙装置测量气体可以减少误差 用丁装置加热融化 NaOH 固体用戊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A B C D 【答案】B7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描述合理的是( )A 用 10mL 量筒量取 7.13mL 稀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0g NaClC 用 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出 15.00mLKMnO4溶液D 用 25mL 碱式滴定管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共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mL- 5 -【答案】D【解析】A、量筒只能精确至 0.1mL,故用 10mL 量筒量取不出 7.13mL 溶液,故 A 错误;B、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 0.1g,故用托盘天平称量不出氯化钠的质量为
7、25.20g,故 B 错误;C.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腐蚀橡胶,因此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 KMnO4溶液,故 C 错误;D. 滴定管精确至 0.01 mL,25mL 碱式滴定管可量取碱溶液 21.70mL,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8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目的的是 ( )注:H 2C2O42H2O 的熔点为 101 ,170 以上分解;CaO 2在 350 以上分解。【答案】C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称取 2.0gNaOH 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g 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B配制 0.1mol/LNa
8、Cl 溶液100mL将 NaCl 固体溶解于 100mL 蒸馏水即可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检验溶液中是富含有 I-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CCl4并振荡,静置,观察 CCl4层的颜色- 6 -【答案】C【解析】A.称量强腐蚀性试剂需在烧杯内称量,用纸片会造成托盘污染腐蚀且称量不准确,故 A 错误;B. 配制 0.1mol/LNaCl 溶液 100mL,要按照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定容等步骤进行,需要使用 100mL 容量瓶,故 B 错误; C.检验铵根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9、氢氧根离子能与铵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D. 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 I2,不能萃取 I-,加入 CCl4并振荡,静置,CCl 4层无颜色变化,故 D 错误。10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 NaHCO3的实验,需经过制取 NH3、制取 NaHCO3、分离NaHCO3、干燥 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11化学实验必须操作规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查是否漏液B 蒸发溶液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溶液C 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D 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
10、上醋酸溶液【答案】D【解析】A具有塞子、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查漏,则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选项 A 正确;B、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选项 B 正确;C、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选项 C 正确;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 7 -液,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D。12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 A 逐滴加入到固体 B 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 A 为醋酸,B 为贝壳(粉状),C 为澄清石灰水溶液,则 C 中溶液变浑浊B 实验中仪器 D 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C
11、 若 A 为浓盐酸,B 为锌粒,C 中盛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则 C 中溶液褪色D 若 A 为双氧水,B 为 MnO2,C 中的 NaOH 溶液,D 为防倒吸装置【答案】D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有 用 10mL 量筒准确量取稀硫酸溶液 8.0mL; 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氯水的 pH; 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用 HNO2溶液作导电试验,灯泡很暗;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得 Fe(OH)3胶体; 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 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
12、反应后过滤;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答案】B【解析】量筒的感量为 0.1mL,液体的体积与量筒的规格要接近,则用 10mL 量筒准确量取- 8 -稀硫酸溶液 8.0mL,正确;氯水中含 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利用 pH 试纸测 pH,选 pH 计,故错误;导电性与溶液中导电的微粒浓度有关,与导电性无关,故错误;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府视刻度线,加水的量偏少,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正确; 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抑制氯化铁水解,所以得不到胶体,故错误;圆底烧瓶、锥形瓶
13、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蒸发皿不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Al 与 NaOH 溶液反应,而 Fe 不能,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正确;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醋酸与水垢反应,则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正确;故选 B。1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 操作A CCl4萃取碘水中的 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B 排水法收集 KMnO4分解产生的 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 MnO2反应制备纯净 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答案】
14、A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的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 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9 -B 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C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答案】C【解析】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防止水进入试管发生试管炸裂,A 正确;B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B 正确;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15、排出实验室,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造成污染,应该回收集中处理,C 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D 正确;答案选 C。16某含锰矿石的主要成分是 MnO 2,还含 CaO、Al 2O3、FeS 杂质,由此矿石生产 MnCO 3 的工艺流 程如图所示:已知: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如表所示: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Fe(OH)3 2.7 3.7Al(OH)3 3.8 4.7Mn(OH)2 8.8 10.4Ca(OH)2 12 - 10 -常温下,Ksp(CaF 2)=3.9510-11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时,是否能将稀硫酸换成浓盐酸_(填“ 是
16、” 或“ 否” ) ;操作 I 的名称 为_。(2)取溶液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试写出酸溶过程中 MnO2 与 FeS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3)调节溶液的 pH 时,pH 的范围为_;所用的物质 X 最好是_(填字母) 。A盐酸 BNaOH 溶液 C氨水 DMnCO 3 固体(4)滤渣为_,滤渣为_。 (填化学式)(5)沉锰的化学方程式为_。(6)沉锰后过滤得到固体 MnCO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MnCO 3 固体是否洗涤干净:_。【答案】否过滤 2FeS + 12H + 3MnO2 = 2Fe3 + 2S + 3Mn2 + 6H2O4.7pH8.8DFe(OH)3、
17、Al(OH) 3CaF2MnSO4 + 2NaHCO3 = MnCO3 + Na2SO4 + H2O + CO2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17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 11 -帽(Cu、Zn 总含量约为 99%)回收 Cu 并制备 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1)铜帽溶解时加入 H2O2的目的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 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 Cu2 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 C
18、u2 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 pH=34,加入过量的 KI,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 2 +4I =2CuI(白色)+I 2;2S 2O32 +I2=2I +S4O62 。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若滴定前溶液中的 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 Cu2 含量将会_(填“偏高” 、 “偏低”或“不变”)。(3)已知 pH11 时 Zn(OH)2能溶于 NaOH 溶液生成Zn(OH) 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开始沉淀的 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1.0 molL-1计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考点 84 实验 基本 操作 必刷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