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6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6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6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6 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维导图】1、专题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大致分为三条主线,即三个阶段。 主线一是建国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主线二是探索期间和文革期间的曲折过程。十年探索期间,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十年文革期间,错误地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 主线三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
2、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真题再现1 (2018全国 I 卷T31)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命题立意】本题考查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解题思路】1957 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材料时间“1953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 “开始”说法有误,
3、故 B项错误;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极大,漫画反映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故 D 项正确。答案:D2 (2018全国卷T31)下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 (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2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命题立意】本题考查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解题思路】1953
4、 年至 1956 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任务,且材料只是提及建设社会主义,无法体现以工业化为中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1956 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 、 “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 B 项正确;1958 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从材料漫画中只是提及“奶奶”和“阿姨”的作用,无法体现城乡差别,故 D 项错误。答案:B3 (2018全国卷T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 业1982 29.28
5、74.92 5.38 9.58 17.01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命题立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解题思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 A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 B 项错误;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
6、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 D 项错误。答案:A4(2017全国卷T31)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特点的把握。材料中作者是要肯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而非国家干预的发展模式;199
7、0 年,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说明此前中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中国传统经济模式是完全的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实际上是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答案:C三、考纲解读【考纲分析】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三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 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 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年至今)。3四大重点:“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
8、八字方针” ;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迁移应用,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能力目标。试题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核心考点】考点一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新中国经济路线、经济政策的调整。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第一次:土地改革。(1)原因:地主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9、(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第三次:人民公社化。(1)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
10、产的发展。考点二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 ,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第二次: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
11、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第三次: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
12、经济体制改革。4(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考点三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1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单一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
13、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课堂演练】1中共八大上,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济;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由此可见陈云主张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D社会主义经济以国营和集体为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三个主体”就是要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 “三个补充”就是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
14、场的作用,因此陈云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故 C 项正确;A 项不符合“三个主体” ,B 项是 1984 年提出的,故 A、B 两项排除;D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答案:C2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农村改革
15、。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时间点“1980年”和主旨“总产量增加”等信息,联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虽然缩小耕种面积,但是粮食总产量却增加了,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应该选 A;1980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第一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普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于 1984 年,排除 C;198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 32 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应该排除 D;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材料并未涉及。排除 B。答案:A31979 年 11 月 26 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永州市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16 课时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