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南昌二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 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 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 12 月至次年 4 月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 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2. 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 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C. 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D. 拥有美国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答案】1. B 2. D【解析】试题分析:【1 题详解】田纳
2、西河 位于美国的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A 错。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B 错。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C 错。降水季节变化较大,12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D 对。【2 题详解】- 2 -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 中,水能 的梯级开发是流域治理的的核心,A 错。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坡地种果树、蔬菜等,电站附近可以有效利用余热发展冬季温室蔬菜, B 错。工业以高耗能的炼铝、煤化学工业等工业为骨干,C 错。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D 对。【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开发措施。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 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A. 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 平原土壤肥沃,平原土壤贫瘠C. 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D. 平原石油资源丰富,平原矿产资源贫乏4. 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A. 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B. 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C. 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D. 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答案】3. D 4. 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图示是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热量不足,不能发展水稻生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长期耕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贫乏。图示是松嫩平原,
4、石油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广- 3 -阔,应发展牧业基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应发展综合性工业。【3 题详解】图示是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热量不足,不能发展水稻生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长期耕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贫乏。选 D 正确。【4 题详解】图示是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应发展牧业基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应发展综合性工业。选 C
5、 正确。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5. 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C.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D. 居延海的湖泊水6. 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B. 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 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D. 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答案】5. C 6. C- 4 -【解析】【5 题详解】由经纬度和图中的地形可以确定,黑河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发源于祁连山,向北流淌,所以其主要补给类
6、型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夏季山地降水,C 项正确【6 题详解】居延海地处黑河下游,内流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中上游地区随着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及生活量增加,过度引水,造成下游地区断流,从而造成生态恶化。C 项正确。B、C、D 项是生态恶化的表现,不是原因。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7. 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 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 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C. 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D. 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8. 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 亚欧大陆B. 大洋洲C. 非洲大陆D. 南美洲【答案】7. B 8. A【解析】【7 题详
7、解】根据生物量 m 的大小,可以得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 5 -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所以 B 正确。【8 题详解】据热带雨林系统储存特点,养分储存在生物体内,故甲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 ,所以 A 正确。【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纬度,北纬 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
8、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品质好,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原有的 1800 余家小焦化厂逐步关停,至 2014 年已形成 4 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 个 500 万吨级焦化园区。下图示意 1994 年和 2014 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 山西省原有小焦化厂数量众多的原因有( )A. 市场需求量较小B. 劳动力资源不足C. 政策法规不健全D. 焦煤分布较分散10. 山西逐步关停小焦化厂的主要目的是(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减轻焦煤在生产和运输过程
9、中的污染提高焦煤的综合利用率 提高人口就业率A. B. C. - 6 -D. 11. 大型焦化厂产业园区建立后应( )A. 立足开拓海外市场B.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C. 提倡焦煤开放运输D. 补给长江河水【答案】9. C 10. C 11. B【解析】【9 题详解】山西省原有小焦化厂数量众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不健全,滥采滥伐严重,故选C。【10 题详解】山西逐步关停小焦化场,建设大型焦化园区,可以减轻焦煤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生产工艺,提高了利用率,故选 C。【11 题详解】大型焦化厂产业园区建立后应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在生产、运输及销售等
10、环节的污染,故选 B。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 ,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 ,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使我国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实现了对接,成为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双子城” 。下图为精伊霍铁路周围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 霍尔果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B. 石油产业兴旺发达- 7 -C. 河谷地形平坦D. 边境贸易快速发展13. 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河流C. 居民点D. 资源14. 精伊霍铁路沿线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B. 荒漠化C
11、. 石漠化D. 盐碱化【答案】12. D 13. C 14. B【解析】【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霍尔果斯位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其“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答案选 D。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气候不是温暖湿润;当地的石油资源很少;虽然当地位于伊犁河谷,地势平坦,但不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13 题详解】铁路的选线要促进经济发展和便于人们出行,要多连接一些居民点。故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是居民点。【14 题详解】西北内陆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该表反映了 50 年来科尔沁沙地重
12、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15.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 向西北方向移动B. 向东北方向移动C. 向东南方向移动D. 向西南方向移动16. 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沙地。导致科尔沁沙地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C. 植树种草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17. 为了扭转科尔沁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 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B. 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 采取适当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D. 禁止在当地开
13、展任何经济活动,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答案】15. A 16. D 17. C【解析】考查荒漠化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15 题详解】本题考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的经纬度判断移动方向。从表格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从东经 121.97东经 121.71,反映向西移;从北纬43.57北纬 43.84 反映向北移。故 50 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故选 A。【16 题详解】草原牧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使草场过载,破坏草原植被,导致草原牧区荒漠化,D 正确;题干是指科尔沁草原演变成了沙地,与围湖造田无关,A 错误;
14、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是自然因素,与题干人为原因不符,B 错误;植树种草有利于保护草原,防治土地沙化,C 错误。故选 D。【17 题详解】- 9 -针对当地荒漠化扩大的原因,当地适宜采取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如合理放牧,发展牧产品加工业等措施,减少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C 正确。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会产生土壤盐碱化,甚至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加剧草地退化,土地沙化,A 错误;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会使草原超载,破坏草原,加剧土地沙化,B 错误;虽然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但当地人要生产生活,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不合实际,也
15、会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 错误。故选 C。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 1934 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 ,1935 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 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8. 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A. 呈逐渐下降趋势B. 呈一直下降趋势C. 总体呈下降趋势D. 呈快速下降趋势19.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不属于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A. 春季多大风B. 土地过度开垦C. 生态环境脆弱D. 天气干燥20. 不属于“泰勒放牧法”和
16、“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B.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C. 限制土地过度开垦D. 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0 -【答案】18. C 19. B 20. D【解析】【18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不难看出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故答案选 C 项。【19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荒漠化的成因。美国中西部广泛分布黑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加之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大风扬起黑土形成 “黑风暴” ,因此 ACD属于自然因素,土地过度开垦属于人为因素,故答案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