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壶口瀑布教学设计课标依据1.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文本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择的文章都是游记,或描摹山水风光,或记述游览见闻,或抒发情感。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
2、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和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积累描写水的词语,了解壶口瀑布的性格特点。2 能力目标:诵读、品味优美语句,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3 情感目标: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把握景物的特点,品味本文优美语句2 难点: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2、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1、什么是美?到底是起伏连绵、高耸入云的大山
3、美呢,还是浩瀚无边、奔腾跳跃的大海美呢?从古至今2各执己见,但能够确认的是每个人都有对美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 ,去领略这一川黄浪的美丽。2、展标积累美词、赏析美句、诵读美篇、感悟美情3、见面时知道大家已经预习过了,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释词屏显:推搡( )漩涡( )汩汩( )霎时( )出轧( ) 雾霭( )寒噤( )乘隙( )挟而不服( )怒不可遏( ) 二 整体感知,积累美词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 画出你认为典雅的词语,可以是叠词,也可以是四字词语。2、指名朗读所画词语3、大家肯定发现这些词语让这篇文章变得异彩纷呈,老师也画了一些词语,不过分了一下
4、类,以便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起来。(1)出示第一组: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带有感情色彩,写出了景象的壮观,我们一起读一读屏显:前呼后拥、千军万马、畅畅快快、驰骋、雾气弥漫、冲进去冲进去、震耳欲聋(2)下面这组词有写雨季的壶口瀑布,有写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你能分一分吗?有依据吗?(相机分析两种季节壶口瀑布的特点:雨季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枯水季气势磅礴、坚忍不拔、柔中带刚)屏显:隐隐如雷,水浸沟岸,雾罩乱石,急急吸去的水流,浪沫横溢,排排涌来,排排黄浪,堆堆白雪,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折返迂回,夺路而走(3)看到不同的瀑布景象,作者都有什么感受呢,这一组美词是写作者的感受屏显:从从容容,陷入
5、沉思,急慌慌,寒噤,震耳欲聋(4)这组词语流畅而工整,富有表现力屏显: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横跨龙槽,穿过雾霭;青冷的灰;寂寂的蓝(5)下面这组四字词语是最后一段出现的,你能概括这些词写的是什么吗?(明确:黄河的性格)屏显: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积累了课文中的美词,正是这些词语,将壶口瀑布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3我们给词语分类就是为了将来用在我们的写作中去。三 赏美句,品析写法过渡语:除此之外,想要更多的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必须沉浸在语言中,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7 课壶口 瀑布 教学 设计 新人 DOCX
